? 标志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视觉符号。将中华饮食文化设计成标志,再将标志中融入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七年级的同学们是如何彰显标志的魅力。 下面展示优秀作品 朝气蓬勃的一班 此标志采用了中国国宝——萌萌的大熊猫,手中握着一把发光的厨具。再加上醒目的字体,青岛最出名的海鲜,共同构成了一张红红的大嘴。体现出人们对于钻研美食的坚持不懈。整个标志色彩鲜明,童趣可爱,棒! ——田岚 此标志采用大海、鱼、虾以及青岛标志物“五月的风”共同构成是青岛的首字母“Q”。“五月的风”是青岛的典型建筑,鱼虾等海产品更是青岛的一大特色。整体设计以红色和蓝色为主,色彩鲜明,特征明显,传达着青岛人靠海吃海,热情好客的精神。 ——李珂萌 说到青岛你们会想到什么?没错,就是啤酒和烤串,此标志是以青岛两大群众热门喜爱的美食元素来设计,鲜明的反映出青岛别样的岛城文化。设计以多种颜色构建,特征明显,形象突出,表现出青岛人的热情好客的精神,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较强的传播效果。 ——连颢宇 标志以饮食为主体,鲜明的两个大字,传递着饮食的讯息概念,同时以糯米团为载体,表现了青岛人团结一心,紧紧依靠在一起的精神品质,设计颜色多样,内含装饰众多,表现了青岛的美食丰富。 ——刘奕 这幅画简洁明了,突出了合理饮食与烹饪的主题,同时,一杯咖啡代表着饮食对于每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后面那顶若隐若现的厨师帽则证明了烹饪是美食的第一要点。环绕的绿叶则在提醒人们要绿色合理饮食。 ——郭雨贺 青岛的美食就是源自当地胶州湾的新鲜海产品,而在这标志中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有美味的鱿鱼烤串,几只鲜美的大虾,各式各样的蛤蜊和海螺,啊实在是令我着迷啊。男孩头戴螃蟹帽,显得十分活泼,手里的啤酒则代表着青岛是啤酒之都。 ——焦运弘 一碗面,一双筷子,几片肉和菜,一个荷包蛋代表着美味而合理的饮食。一个食字虽简简单单,却诠释着饮食的必不可少。此标志含义简洁明了,成为了一大特色。 ——朱梦琦 青岛是一座闻名中外的海滨城市,在青岛人的饭桌上,海鲜自然必不可少。鲜活的小鱼大虾代表着大海对青岛人民的重要。青岛啤酒也被广大人民喜爱,那瓶醇香美酒也占有一席之地。一双筷子上矗立着青岛的标志物——栈桥,说明青岛人对美食无比的热爱。同时可以把鱼和虾看成一半个“Q,朝阳为“D”两者合一即“QD“就是“青岛”两字的首字母大写,朝阳还代表着青岛即将迎来繁荣,以及人们对青岛的无限期待与向往。 ——柳彦宏 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 ——吴松涛 撸串指的是吃烧烤。肉和菜串在竹签上用一个形象的动词撸来使其生动化。大家坐在路边摊,谈笑风生,享受美食,非常惬意,深得当代人的喜爱。这样的设计理念,还是别有一番风味啊!——张睿一 中间的厨师竖起大拇指的手势,表现了北师食堂的自信,下面的圆形标志是我们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的校徽。这样的设计理念既给人一种幽默感,又有一种独有的自信。 ——李佳佳 标志设计采用鱼为元素,突出了青岛的渔的蓬勃发展与美好前景。整体设计简洁大方,色彩鲜明,传达蓝色海洋辽阔无垠的精神,以蓝色为主,还略带一丝黄色,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传播效果。 ——李子凡 藏龙卧虎的二班 整体设计简洁大方,色彩鲜明,传达积极向上的精神,以青绿色为主,结合蓝色和橙色,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和较强的传播效果。 ——高志绪 此设计包含着远近闻名的青岛啤酒和青岛盛产的海鲜,向我们展现出青岛的特色,有着较强的地方特色。 ——卢思畅 标志采用青岛碗筷为元素精心设计的,突出了青岛独特的饮食文化,具有积极的精神和较好的宣传效果。 ——付宛鑫 此设计包含着远近闻名的青岛啤酒和青岛盛产的海鲜,向我们展现出青岛的特色,有着较强的地方特色。 ——王若涵 团结奋进的三班 此标志以烹饪饮食为主题,设计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突出青岛的啤酒与海产品丰富。整体着色简洁、大方,十分鲜明。以红色和黄色为主,结合一些冷色色调,代表着蓬勃、活力、博大、深远,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慈孝佳 标志拥有学校名称的大写首字母,还有学校独特的“和”文化。“和”中的“口”巧妙的变化成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火锅,谁见了不想来一口呢?整个画面以红色,黄色为主,代表了热情,活泼,朝气蓬勃,真不错! ——李彦慧 一个构思精巧的标志。“青”字下面的“月”改成了代表青岛的啤酒,“岛”下面的“山”也改成了绿水青山,山上还有一只只小海鸥。画面中还有好多青岛的代表:海洋生物,帆船等…都体现了青岛文化的博大精深,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王俊哲 神龙是中国的代表,筷子是中国传统饮食工具的象征,面条是中国古老的美食,而龙的鳞片体现出中国坚强不屈的精神,浮云给人一种奇妙,如同仙境一般的感觉。漂浮在半空中的卷轴更是凸现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姜少斌 藏龙卧虎的四班 此中央的小嫩苗就代表着正在成长的我们学校与家长就像那些围成爱心的双手来保护教育着我们因此便组成了一个字“和” 家校教育为爱同行 家校携手共育未来 ——邵文瑄 这个作品,以“食”字为主题,并适当的加以变形。“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的重要性。而下面的勺子则是由“劳动教育”中“劳”字的首字母L变形而成。 ——刘钰 本作品是火锅的简化图,灵感源自我们老少皆宜的火锅。它不仅是一种烹饪方式,也是一种用餐方式,这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方式,还是一种文化模式。——祝丞琳 这幅创意logo明确的赞美了作者对青岛啤酒的喜爱。在长达百年的浸润之中,啤酒文化的印记已渗入青岛文化的肌理,而作者也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同时十分喜爱青岛这座城市,灵感就来源于此。 ——蔡世浩 整体标志突出古朴,用火焰表达出色味俱全的饮食特点,传承的中华饮食的特色。寓意老百姓的日子红红火火,中国年红红火火。 ——刘婧涵 这幅作品,以火锅为主题,下盘用大锅罩起全部,中间的波浪则是火锅滚烫的热水,上面则是两个辣椒,最上面的游艇则代表了火锅食材的丰富和美味。 ——高昌州 提到青岛,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海。而这幅作品,便巧妙的将餐具和青岛的海无缝衔接。以匙为桨,以碗筑船,以靥作帆,构思巧妙,令人称奇。 ——刘麒 斗志昂扬的五班 此标志用“饮”为主题进行创作,“饮”字线条弯曲流畅,与下面的波浪相映衬,一条从水中跃出的鱼构成了“饮”字的一撇,红与蓝的渐变色运用的恰当好处。 ——王新华 标志采用了汉堡中夹着食物的英文“food”为元素设计的,整体的设计美观简洁,以橙黄绿三色为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王一雯 标志采用了青岛的著名海鲜大虾为元素设计,突出了青岛饮食文化特点,整体的设计赏心悦目,以红色与蓝色为主,突出了大虾在风浪之中逆风而进的坚持。 ——蒲润泽 标志采用了人与波浪等元素进行设计,图中的蓝色的圆线条仿佛海水,而人在海上冲浪。表现了青岛沿海人们的生活习惯。整体的设计简洁美观,运用了三原色“红黄蓝”,使人眼前一亮。 ——孙楚心 提大虾的身体弯曲形成O形,而大虾的胡须又使O变成了青的首写字母Q;图中的碗旋转过来,就成了岛的首写字母D。整体的设计富有意蕴,以橙红色为主,再配以蓝绿两色,视觉鲜明有特色。 ——王悦泽 饮食标志采用了各种美食为元素设计,突出了饮食的美味;而教育标志则采用了书本与绿叶为元素设计,书本上的“和”字正是我们学校的“和文化”。整体设计别出心裁,意蕴丰富。 ——刘馨菲 左边的标志以教育为主题。两只手呵护着从书本中孕育出的嫩芽,正如老师呵护孩子们。右边的标志也以饮食为主题,太阳花下散落着几只鸡腿,一条黄色的绸带从中间穿过,右边则是餐具,令人迫不及待想去品尝一下美味。 ——江欣颖 这次对饮食文化的标志设计,涌现出了大量精彩纷呈的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次宏大的视觉盛宴。相信孩子们对中国的饮食特色,青岛的地方饮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标志的设计,很大程度上考验小作者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原创:北师青附七年级精英团队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ms/49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