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青春痘医院简介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直播音频回顾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嘉宾简介

王新波,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教育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楹联书画院副院长兼大连分院院长,中国楹联都市联盟主席,辽宁楹联城市联盟主席,大连市楹联家协会主席,《大连楹联》总编辑。荣获第二届中国楹联最高奖“梁章钜奖”(东北三省唯一获得者);当选大连市文艺界十个有影响的人物;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连民间文艺70年70人。荣获年全国楹联教育先进工作者;荣登年(首届)全国楹联教育精英榜。

曾获全国联律普及年和全国联教交流年先进个人、辽宁省杰出楹联艺术家、大连市十大杰出楹联艺术家、大连市德艺双馨楹联家、大连市功勋楹联家、中国国学功勋艺术家等称号;获得中华传统文化最高成就奖、首届中国国学奖金奖。名传被收入《大连市志》、《中国当代楹联艺术家大辞典》、《当代楹联大观》、《世界名人录》等数十部辞书中。

创作楹联作品数千副,尤擅撰写嵌名联;有楹联作品在海内外征联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并有楹联作品镌刻悬挂在各地庙宇和景点;楹联作品收入上百本楹联书刊中。编著、主编出版了《当代海联集萃》、《中华教育楹联选》、《中华实用楹联选》、《滨城联话》、《水之颂》、《东达之声》、《崛起的西海岸》、《光明》、《韵飘黑岛》、《慈风善雨》、《泉润联花缔鸿缘》等十余部楹联书;为十几位联友出版的诗词楹联作品集写序或作跋;有十余篇楹联专题论文在中国楹联论坛征集中获奖,并被邀请到会宣讲论文;组织、策划、承办了80多次海内外及地方楹联赛事。

精彩瞬间

第一部分楹联的定义

楹联的“楹”字有两层意思:1、堂屋前部的柱子。2、量词,古代计算房屋的单位。一说,一列为一楹;一说,一间为一楹。因为古代一般把楹联都贴在楹柱上,所以我们取第一个意思。

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意义,创作自由,又遵循一定格律的对偶句;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最普及的文学,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平时我们讲一部长篇小说,一篇文章,一首诗,一阙词等。那楹联论什么呢?有人说一首楹联,一幅楹联等,都是错误的。楹联应该叫“副”,“一副楹联”:因楹联有上联和下联,放在一起就是一副。

第二部分楹联的起源和产生

辟邪的桃符

楹联又叫对联,和任何一种文体一样,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

据考它最初起源于桃符,桃符是中国古代挂在门框上的,画着或刻有避邪图形或字迹的两块桃木板。桃符早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当年中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画着或刻着降鬼大仙“神荼”、“郁垒”桃符的习俗。那么为什么桃木能避灾驱邪呢?

根据我国古代神话《山海经》的记载,远古时代有座山是个鬼的世界,叫鬼域。在这个鬼域门口,有棵大桃树。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楹联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我们汉字的特点分不开的,这里就有一个审美观念的问题,我们民族创造的汉字真实地再现了客观世界——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说汉语,就使用汉字,就有楹联;春节时,就会贴春联。我们的汉字是象形字,如果把字还原到最初,就是一幅画。

我们民族的审美是以中轴对称为出发点的,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古老的哲学相一致的,是以阴阳为出发点的。首先我们从人体来看,都是成双成对的,有的人说一个鼻子,我说有两个鼻孔,一张嘴,有上下嘴唇。从建筑上看,天安门的建筑是最经典的。包括我们的思维,凡事都有两个方面,阴阳、正反、好坏、文武、左右、东西、南北、天地、大小、男女……不胜枚举。而汉字一字一言,音分四调,音韵抑扬,高低有致,方块象形,书写整齐划一。楹联的表现形式,让人感到平和、协调、和谐。

第三部分楹联的发展

01

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

楹联的产生源于上文中提及的“桃符”、《诗经》中的对偶句,其孕育时间从先秦到唐代,有着很大的跨度。

02

楹联的出现时期—五代

根据《宋史·西蜀孟氏》记载,五代时的后蜀国君孟昶,在公元年的除夕,亲自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语。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被认为是中国楹联的发端。

前些年,有的楹联组织举行了楹联起源的研讨,也列举出最早出现的一些楹联,也可能存在着更多的楹联,但大多没有记在历史书籍里,而这副联就不同了,人们一致认为这副联语就是楹联的发端,这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孟昶是后蜀主,皇帝身份;二是,此联写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年,宋太祖赵匡胤就统一了后蜀,将孟昶虏走,还派人到成都当地方长官,凑巧这位大员叫吕余庆,赵匡胤在建隆元年()下令,将每年自己的生日,即农历二月十六定为长春节。这样孟昶的春联一经附会和别解,仿佛未卜先知,成了宋灭蜀和自己灭亡的先兆。不论这副春联历史作用如何,其对楹联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03

楹联的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楹联也已经接近到了普及的程度。虽然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宋代楹联作品还不是太多,但也足以说明宋代楹联有了很大的发展。楹联的种类在扩展,出现了行业联、挽联、寿联等,而春联也有了巨大的发展。我们通过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耳熟能详的诗《元日》就足以说明问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另一位大文学家苏东坡也有诗云:“老去怕看新日历,退归还拟旧桃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

元朝,虽然是蒙古族入主中原,但汉文化有如长江、黄河不可阻挡。随着文化的洪流,蒙古族也接受了汉文化。楹联在元朝也有发展,其表现多与书法结合在一起。当时最著名的是赵孟頫(fu三声,字子昂)。元世祖听说赵子昂名声很大,便召见他,一见子昂风姿如玉,非常害怕,认为非人臣之相,就叫他把帽子摘下来。其一看,头是尖的,心里就踏实了,说“不过一俊书生耳”。于是就命赵子昂书写春联,赵子昂当场就写出:“九天阊阖开宫殿;(chānghé,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宫门)万国衣冠拜冕旒。(liu二声,古代帝王礼帽前后的玉串)”元世祖又命写应门春联,赵子昂挥笔写道:“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04

楹联的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明代把楹联推向了新的高潮,“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可以说已开始进入古代楹联发展的辉煌时期。为什么在明朝楹联就进入了辉煌期呢?

明代书法家楹联作品

据史书记载,这与明太祖朱元璋有着直接的关系。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酷爱楹联,一生写了许多楹联,而且不仅写得好,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楹联故事,有“楹联天子”的美誉。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一个皇帝刚打下江山,又是新春佳节,看到满城喜庆的节日气氛,又加上大红春联的映衬,一派升平景象。肯定是颇为高兴的。再者春联的内容,歌颂天地、山河、生活,肯定也有为其歌功颂德的作品,想一想能不高兴吗?高兴里含着得意。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阉猪营生的,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亲自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这副春联写得极为切题,非常适合阉猪户张贴,同时也为未来行业联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朱元璋还经常撰写楹联赠送功臣。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由于皇帝亲自提倡春联,楹联这一艺术形式就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场合。后来不但婚丧、喜庆使用它,一些名胜古迹、驿店茶亭、官署试院、楼台亭阁等处,也都普遍地使用它。楹联就这样流传开了。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明代楹联之风渐盛,也正是朱元璋的提倡和亲为,使楹联开始走向了辉煌。

明代辉煌时期的楹联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清代是楹联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楹联数量大,质量高,种类繁多,而且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楹联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体之一,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楹联书籍,其中影响最大、内容最完备的是梁章钜编著的《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这是第一次严肃认真地从文学意义上对待楹联,这是楹联里程碑似的著作。楹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此后,楹联之风遍及各家各户,一些文人学士也题写楹联,楹联的应用范围也扩大起来了。

清朝,可以说每个皇帝,包括慈禧太后都能写楹联,是楹联名家灿若群星的时代。

人们把各历史时期成就突出的文学作品归纳为:春秋、战国为诸子百家;汉代为赋;唐代为诗;宋代为词;元代为曲和杂剧;明、清为小说。这是社会传统的认可。

现代楹联家们认为,明清的楹联应占有重要位置。代表作家有解缙、祝允明、文征明、唐寅(唐伯虎)、徐渭、杨慎、纪晓岚、阮元、孙髯翁、梁章钜、俞越、钟云舫、曾国藩、左宗棠、王恺运等。清代重庆江津才子钟云舫为其家乡临江城楼题写了一副长达字的长联可称得上古代楹联之最了。

年9月19日、20日,纪念联圣、重庆历史文化名人钟云舫诞辰周年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江津区政府大会议室隆重举行。大连市楹联学会会长兼秘书长王新波应邀出席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钟云舫的思想和创作的人文精神与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的论文交流,王新波还代表大连市楹联学会向大会赠送了贝雕作品。古代最负盛名的名胜楹联是清代孙冉翁题写的云南大观楼字的长联,对后来楹联的发展,尤其长联的发展影响极大。由于诸多原因,中国文学史没有给楹联留下一席之地,其实,这是历史的误会。现在文史学家已经注意到楹联的研究和文学价值,楹联事业的发展前景,应该是十分广阔的。

05

楹联的延续时期—近现代

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时期又给楹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楹联的战斗性和文学上轻骑兵的作用十分突出。如太平天国时,楹联十分普及,所有宫殿、大厅、王府、各行各业都有楹联,而且多为嵌名联。洪秀全为太阳城天王殿创作的楹联是这样的:“天命诛妖,杀尽群妖,万里河山归化日;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军甲胄逞威风。”这副联是战争动员令,是声讨檄文。我们再看一看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副给土地庙写的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通过这副联我们知道了什么?一是新的思想已经进入中国大地,男女平权,日历也开始以公元计,不单是天干地支了。二是现实社会怎么样呢?用一个字来概括:乱!已经乱得没办法,只有到土地庙来求助神灵了。

这是否反映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五四运动时期的楹联很多,极富战斗性。我们看这副楹联:“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蛴螬,qi,cao,均二声,金龟子的幼虫,吃农作物的根和茎)”上联,表面上是写三种鸟,乌鸦、麻雀、大鸨之类,实际上写的鸦片、麻将、妓院。由此可见当时社会处在历史变革时期的混乱,洪流滚滚,泥沙俱下。下联切题了,表面也是写动物,实际上,鹿是指陆宗舆,签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獐是指章宗祥,是将山东权力让给日本的签字者和向日本借款的经手人。螬是指曹汝霖,二十一条的签字者。语言犀利,骂得痛快淋漓。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征途中,曾留下这样一副楹联:“镰刀开出新世界;铁锤砸烂旧乾坤。”这副楹联把党旗上的镰刀锤子写在联语中,表现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远大理想和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的决心。新中国成立后,楹联艺术也有所发展,但在许多场合,标语口号替代了楹联。尤其在“文革”期间,楹联又被混同于四旧,遭到了厄运,几乎无好作品而言。

“镰刀开出新世界,铁锤砸烂旧乾坤。”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日见兴盛,楹联文化空前发展,楹联这枝古老的艺术之花又放出夺目的光彩。创作高潮迭起,佳联妙对层出不穷,年5月,中国楹联新的巅峰已经到来。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行业,甚至不同村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民俗,唯有贴春联,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崇尚文明、最富有文化内涵,而且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民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第四部分楹联的现状

01

中国楹联学会

年11月5日,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年12月26日,中国楹联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河南三门峡召开。到目前为止,有全国会员多人。团体会员已增加至余个。

开展以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创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为主题的“双创”工作,是十余年来我国楹联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4个“中国楹联强省”(广东、山东、湖南、湖北)。山西运城、山东东营、湖北荆州、云南玉溪等4个地级市,被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强市”称号。全国已有个市、州、县荣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所中小学校成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称号;“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区、县)”增至12个,山东东营市、潍城区,湖北荆州市、公安县、监利县、江陵县、洪湖市、荆州区,江苏太仓市,以及大连甘井子区跻身其中。4个“中国楹联强省”(广东、山东、湖南、湖北)。年11月6日,瓦房店市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命名暨授牌仪式在瓦房店市远洲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副会长叶子彤、教育委员会主任仲新等来瓦参加授牌仪式。

中国楹联协会副会长作品

02

辽宁省楹联家协会

年7月,辽宁省楹联学会成立。年9月26日,更名为辽宁省楹联家协会。

03

大连市楹联家协会

年1月7日,大连市楹联家协会是年6月21日,由大连市文联主管,业经大连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现有二级协会13个。一是所辖行政协会,有:庄河市楹联家协会、瓦房店市楹联协会、普兰店区楹联诗词协会、长海县楹联学会、大连市旅顺口区楹联学会、大连市金普新区诗词楹联协会;二是行业协会,有:大连市楹联家协会教育分会、财贸分会、老年分会、巾帼分会、旅游分会、侨界分会和企业家分会、。还有三级学会20多个。这些年来,各个协会的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年11月6日,瓦房店市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年9月25日,甘井子区荣获“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区”;年11月21日,旅顺开发区实验小学和瓦房店泡崖中心小学同时挂上“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的牌匾。大连城乡共有十几所中小学及一所幼儿园挂上“大连市楹联教育基地”的牌匾,还有十几处街镇社区景点挂上“大连市楹联家协会活动基地”和“中国楹联书画院大连分院创作基地”的牌匾。

大连市楹联家协会下设成立了中国楹联书画院大连分院和大连楹联艺术团;并在全国与辽宁省朝阳市楹联家协会和山东省烟台市楹联家协会建立了友好协会,与日本东京成功签约东京·大连楹联文化促进会。

大连市楹联家协会曾被评为全国“联坛十军”、全国“弘扬楹联文化先进集体”、全国联律普及年和全国联教交流年先进集体、辽宁省楹联先进组织等。协会成立30,先后举办过“星海杯”、“凤凰杯”、中国·大连“步云山温泉杯”、中国·安波“鸿缘温泉杯”海内外楹联大赛及“海鸥杯”、“园丁杯”、“大雪杯”、“养生杯”、“金山杯”、“咯咯哒杯”、“晓琴海参杯”、“中星杯”、“中星杯”等80多次全国及海内外楹联大赛,共有十余万人次参加,并有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楹联爱好者参赛。协会多年承办大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楹联征集活动,受到表彰。协会出刊《大连楹联》,备有大连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号,并被中国楹联学会评为“全国优秀楹联报”。会员中有上千人次的作品(传略)获奖、入书、入集、入典。协会和会员编著出版楹联书籍近百种。

嘉宾结语

本期我们讲述了楹联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我国历史底蕴、文化品位、文明程度等方面的实力。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楹联雅俗共赏,具有历久不衰的旺盛艺术生命力,是应该被传承、纪念的。

栏目结语

编辑:苏航、徐潘审核:苏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dl/81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