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医院订阅哦!

“我的孩子能上这么好的学校,享受这么好的教育,真是太感谢张校长了,太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了!”记者在采访长江路小学校长张凤良时,恰巧碰到二年级学生魏宇妍的家长为张校长送锦旗,这是她当时说的发自肺腑的感人话语。锦旗上“春雨润物、明德育才,泽流及远、千里思源”十六个烫金大字,表达了学生家长们对这位好校长的由衷敬意。

“组织上把全区硬件设施建设最好的学校交给我来管理,上千名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让我无时不刻都感到肩上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看着孩子们每天愉快的学习、活动,好行为、好习惯、好性格一天天养成,是我最大的幸福和快乐!”采访时,张凤良对记者说出了这句掏心窝子的话,朴实的话语,饱含了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不懈追求——

不负青春好时光扎根乡村吐芳华

在筹建长江路小学、担任长江路小学校长之前,张凤良曾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中学校长。年从朝阳师专毕业后,他从中学教师干起,年走上领导岗位,先后担任朝阳县联合中学、东大道中学,朝阳市第二十四中学、第十五中学校长职务,长达18年之久。年7月,年仅30岁的张凤良是在乡镇教师工资得不到及时发放、严重影响教师生活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情况下临危受命,任联合中学校长。由于该校拖欠教师工资情况最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上任,他就协调各种资源和力量帮助乡政府筹款,甚至以个人名义向亲戚朋友借款筹集资金,为教师们补发了当年所欠工资,稳定了队伍,教育教学秩序也步入正常,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张校长救了这个学校”。

作为学校的“当家人”,张凤良到哪儿任职,都把“家”建设得有模有样。在担任第二十四中、第十五中校长期间,张凤良多方协调,积极争取资金,分别投资多万元和多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使学校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让老师们有了做“白领”的感觉,学生们的学习环境也能跟城里学校“媲美”了。作为学校的“主心骨”,张凤良十分关心师生疾苦,带头营造“向善向美”的人文氛围。5年,民办教师代宝新身患直肠癌无钱手术,张凤良主动为其垫付了元手术费,又组织师生捐款余元。年,郑森同学身患白血病,张凤良组织师生为其捐款余元,本人捐款0医院看望。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等他都主动捐款捐物。作为学校的“领头羊”,张凤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任职期间,他率先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成功;坚持德育为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德育机制;开展“提质加速工程“,师资水平显著提升……

18年间,张凤良把“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工作理念诠释的淋漓尽致。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稳健的管理实践、不计得失的辛勤付出终将结出累累硕果,这几所中学在他任校长期间,先后被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辽宁省控辍保学先进单位、朝阳市课改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辽宁省控辍保学先进个人、朝阳市优秀教师等多项殊荣。

迎难而上挑重任征尘不洗再出发

年7月,张凤良迎来了人生又一个重大挑战。市政府要求我区在一年时间内新建一所小学——长江路小学,以缓解双塔区胜利小学大班额的压力。这既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为了确保学校筹建工作强有力推进,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组织上精挑细选,决定把筹建工作交给张凤良。搞过工程和项目的人都知道,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儿。可张凤良二话没说,带领丁占达、张桂富等项目筹备组人员毅然投入工作,克服冬冷夏热的临时办公条件,冲破重重阻力跑手续,绞尽脑汁完善规划设计,没日没夜在工地驻守……在一年多时间里,风来一身土,雨来一身泥,没离开过岗位半步,那一个夏天,张凤良穿破了3双鞋和4件半袖。功夫不负有心人,年8月,全市硬件设施最好的崭新学校——长江路小学诞生了,并于9月1日顺利开学,他以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成绩,向组织和全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建校的结束,也是发展的开始。如何把长江路小学建设成有特色的优质名校,实现“龙城领跑、朝阳一流、省内知名”的目标,是张凤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带领校领导班子,确立了“立德树人,成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一理念作为学校内涵发展核心,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体局的关怀支持下,张凤良先后累计筹集资金0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内涵发展营造文化氛围。浮雕艺术墙、宣传橱窗、大厅文化、走廊文化、班级名片、开放图书架、专用教室文化……这些给学生以良好文化艺术熏陶的重要教育资源,无一不凝结着他的心血与汗水。

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是顶层制度设计者、思想交流的组织者、集体智慧的调动者,张凤良深谙此道。在开学前,经过深思熟虑,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全部确定,培育什么样的校风、教风、学风,他都做好了总体设计;全员岗前培训制度、领导班子例会制度、班主任沙龙制度、学生安全护导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也都全部制定完成,为学校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为更加有利于工作开展,他把很多学校实行的周五例会制度改为周一例会,并始终坚持,雷打不动。例会上,让领导班子成员畅所欲言、集思广议,大家汇报工作、交流思想、沟通意见、明确思路,只要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健康发展的好想法、好点子,达成一致意见后,立刻付诸实施,实施一段时间成效明显的,就坚持常抓不懈。在张凤良的带领下,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合力推进下,长江路小学坚持用“以人为本、德育为首、质量为基、创新为魂”的理念办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校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创建了“导学案与思维导图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建立了“班级课堂开放日”制度,有力推动了高效课堂进程;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学校聘请专业教师开设了《葫芦丝》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校园中就能享受专业的器乐教学,目前,《忆红色之旅,做时代新人》党的基本知识校本教材正在筹划编写中。此外,体艺魅力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流连忘返;独具特色的动感课间把经典诵读与传统武术完美融合;孩子们无比热爱的校园足球运动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组建学生社团是长江路小学的又一办学特色。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机融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教师提升素质、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锻炼和发展,为体艺特色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该校已经组建了涉及德育、体育、文学、艺术等多个种类的23个学生社团。孩子们既能在大课间、汇操比赛、文艺汇演等团体活动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又可以在武术、朗诵、演讲、跆拳道、舞蹈、小导游等活动中尽情张扬个性。

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在这里改变了气质,增添了才华。原来见人腼腆、羞涩,上课不爱发言的状态和不良习惯不见了,孩子们更多的是充满了阳光、充满了自信,变得更加讲究文明礼仪。在这个和谐进取的大家庭中,教师们个个爱岗敬业,乐于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展现个人的魅力,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甘心育人默滴血深情润物细无声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伟大事业。作为一校之长,张凤良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时刻做到为人师表,身为师范。担任校长期间,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二十多年如一日,如无外出学习考察任务和极特殊情况,每天都是6:30分之前到校,巡察学校设施、各个教室和每一个角落、到校门外迎接老师和学生们的到来,时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dl/76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