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北票市第七中学发展沿革 前言北票市第七中学自建校至今已走过53个春秋,随着北票市委及北票市教育局开展的“德耀北票,立德树人”活动不断深入,为增强全体师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校荣我荣”的观念,撰写了北票市第七中学发展沿革。 本沿革收录北票市第七中学党、政、工会、共青团的组织机构沿革和学校主要大事记;编纂年限上限基于年0月,下限至于年月。以组织机构的沿革、各时期领导人以及各阶段学校发展成绩为主体结构,叙述组织机构演变和领导人更迭,学校发展各阶段的主要成绩、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等。 由于缺乏史志知识,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的短促,在编写过程中疏忽、遗漏、言不尽意是再所难免,肯请指正。 综述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历史的长河奔腾向前。 蓦然回首,第七中学已走过了五十多个不平凡的历程:五十余年的艰苦创业,五十余年的沧桑岁月,五十余年的执着追求,五十余年的辛勤探索,五十余年的汗水播洒,五十余年的可喜成就。 年0月,经北票县教育局、北票矿区批准成立,校名为“北票矿区半工半读中学”,第七中学便由此诞生了。发展期间曾五更校名,建校二十年后的年5月,更名为“北票市第七中学”。 建校初,校舍极其简陋,只有土木教室2间,面积也仅有平方米;教师宿舍3间,面积60平方米。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师生共同劳动,勤工俭学,才建起“人字”梁教室,成为学校建设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年建起了北票市初中的第一栋教学楼,面积平米,24个教室,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跨入2世纪的年,学校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建筑32平米教学辅楼2个教室和米实验专用综合楼,为学校建设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年学校投资硬化了操场,改建了校园围墙和大门,形成了如今的校园风貌。 目前,学校总占地面积6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有教学办公楼、综合实验楼两栋,36个教学班,48个办公室和理化生实验室等专用教室5个。 教育教学基础设施配备高标准,有理化生实验室5个,并配置了标准化的器材库、药品室及准备室;多媒体教室36个,实现“班班通”及电子白板教学;具有多功能室个;配备计算机教室3个,学生用计算机台;电子备课室个;图书室、阅览室各一个,藏书6万余册;美术、音乐活动教室各个,设备及器材基本满足教学及艺术活动的需求;“体育艺术2+”器材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全体界中人凭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深厚而载育万物的品德,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措施,破解发展难题。 北票市第七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放飞理想,成就事业,再铸辉煌! 学校发展沿革及主要事件一、校名沿革 北票市第七中学位于北票市南山管理区市府街东段,南山街8委9组。学校创建于年0月,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学校几经易名。 年0月,经北票县教育局、北票矿区批准成立,校名为“北票矿区半工半读中学”; 年9月,更名为“北票镇东方红中学”; 年2月,更名为“北票市农机修造厂中学”; 年8月,更名为“北票镇第二中学”; 年9月,学校定名为“北票县第七中学”; 年5月,更名为“北票市第七中学”。 建校以来,在几代人的努力拼搏,艰苦创业过程中,学校从一穷二白起步,逐步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中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合格人才。 二、学校发展大事记 、建校初期(~) 年初,北票县委根据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精神,经过北票县教育局与北票矿区几经磋商,于年0月批准成立了北票矿区半工半读学校,隶属北票矿区文教科,由田贵任首届校长,负责全校行政工作,并兼任党小组长,负责党务工作。建校初,万事开头难,在人力、物力、财力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初设初级中学一年级三个教学班,共招生38人,教职工25名,建筑面积平方米。 年7月3日,毛泽东写信给陆定一,指出:“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健康。”建议从学生活动总量中砍去三分之一,此信简称“七三指示”。学校按指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劳动和课外活动。学校坚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在加强劳动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和教学改革实验,学生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年授课时间不足30天。 2、文化大革命时期(~) 年6月,文化大革命掀起高潮,教师停教,学生停课,学校停办,6月初,县文革工作小组进驻学校。年6月2日,报刊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布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七人向学校党委写的大字报。不久,学校宣布“停课闹革命”,学校师生写出大量大字报。学校出现乱揪斗的现象,学校领导已靠边站。年底,学校领导班子瘫痪,师生组成了名目繁多的“战斗队”,批斗“当权派”,批判“封、资、修”开始走向社会,停课闹革命。年度秋季招生名,教学班扩大到7个,教职工增加到44名。 随后又取销升学考试制度,招生实行了贫下中农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 年月,学校红卫兵战斗队开始了“夺权斗争”,夺了学校领导权,派系斗争愈演愈烈,时有武斗发生,部分教师、领导遭批判,全校呈现无政府主义状态,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直到年底,传达中央“关于复课闹革命”的批示,部分班级开始复课。 年春,军宣队进驻学校,各派实行大联合,一元化领导。6月,学校成立了临时革命委员会,田贵任革命委员会主任,徐凤杰任副主任。9月,学校更名为“北票镇东方红中学”,隶属北票县教育革命委员会。 年月,教育实行厂校挂钩,北票农机修造厂派工宣队进驻学校,领导“斗、批、改”运动。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由工宣队队长洛常岩任革命委员会主任,田贵、贾淑坤、周子学任副主任,主持学校行政工作,洛常岩兼任党小组长,负责党务工作,学校更名为“北票农机修造厂中学”,隶属北票县教育革命委员会。 年,学校仍处在文化大革命混乱之中,驻校工宣队领导一切,大批判、大辩论,仍在继续进行之中,学校秩序混乱,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年至年,根据上级精神,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一打三反” 97年,学校领导人员、教职工、教学设施均无大的变化,基本处于维持现状阶段。 年,工宣队撤出学校,城镇实行九年制教育,学校领导班子调整,调入包占富(蒙族)同志任革命委员会主任,周子学继任副主任,主持学校行政工作,侯占山任党小组长,负责党务工作,全校开展批林批孔“整风运动”,学校更名为“北票镇第二中学”。 年7月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在高校招生的文化考查中交了白卷的张铁生的一封信,并加了编者按语。8月0日,《人民日报》予以转载。江青、张春桥吹捧张铁生是“反潮流的英雄”。由此煽起了一股否定文化的歪风。“四人帮”大树“白卷英雄”,鼓吹“反修正主义路线回潮”,唆使学生向老师造反,大闹课堂,老师靠边站,使一度有所恢复的文化知识学习,再一次受到冲击,学校再度陷入混乱状态。 年,学校在“反回潮”的政治影响下,大搞以朝阳农学院为网头的“社会主义”教育网,再次实行厂校合一。随意停课,参加工厂劳动、农场劳动,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明显下降。 年,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田景芳任革命委员会主任,周子学继任副主任,主持学校行政工作,田景芳兼任党小组长,负责党务工作,上级推广“朝阳农学院经验”,全校上下开展教育大讨论,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已遭破坏的教育秩序,雪上加霜,教育教学质量滑到了最低谷。9月,学校更名为“北票县第七中学”。 年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在“抓纲治国”精神的指引下,抓纲治校,拨乱反正,学校的教育工作很快走上正轨,学校着手恢复教学秩序,开始重视文化课教学,教育教学开始向着正确轨道发展。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年学校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指引下,贯彻执行了知识分子政策会议一批教师平反昭雪并恢复了考试招生制度。年,开始批判“四人帮”。学校开展了以“整顿思想、整顿纪律、整顿校规”为内容的三整活动。恢复高考制度,重建公正、公平、公开选拔人才的秩序。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教育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学校着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各项规章制度,重视抓教学质量,离岗教师归队,学校正式成立党支部,隶属北票县教育局党组,调入张宏寅同志担任首任党支部书记,田景芳同志任校长。 年,随着批判“四人帮”运动的深入发展,学校开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重新建制,田景芳同志继任校长,张宏寅继任党支部书记,着手维修校舍,增添教学设备等工作。随着北票县重点高中的确立,学校加大了抓教学质量的力度,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上升。年8月26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从9月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执行《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学校大力宣传、执行《中学生守则》,制订校规,从严治校,学习风气大大好转。学校恢复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组织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注重质量的提高,但由于当时“左”的思想尚未肃清,学校发展仍较缓慢。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推翻了“四人帮”炮制“两个基本估计”。开展“四项基本原则”和“四有”教育,禁锢在教师头上的精神枷锁被砸碎了。学校认真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和《中学生守则》,继续恢复和建立阁种规章制度,提出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3月,张宏寅同志调出,马农武调入,做党支部书记工作,田景芳继任校长,学校教学工作开始全面步入正轨。 年,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会议决定》为指针,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业务水平的提高,部分教师离职进修和参加函授学习,教师队伍得到了整顿,调整了不胜任的教师,调整后在校学生70名,教学班8个,教职工72名,学年度有9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 98年,学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质量和教学质量,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9月,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马农武调也,调入黄明贵任党支部书记,国佰成任校长,冯冰铁、王文滋任副校长,建筑首栋教师家属住宅平房52平方米。本年度学校为重点高中输送27人。 年,黄明贵继任书记,国佰成任校长,冯冰铁、王文滋继任副校长,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加大了力度,升入重点高中人数达到了40名,学校学生入学人数增加,为满足不断扩大的学生入学的需要,学校新建三栋平方米的办公和教学用房,使学校面貌为之一新,教学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 年3月,调整领导班子,黄明贵调走,王文滋任校长,副校长由曹玉林担任,赫雪峰调入任党支部书记,党组织建设工作得到了发展,开始发展新党员,教学工作呈上升趋势,考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增加到53人,“四有”教育向纵深发展。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学校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三个面向”指示,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频繁,并且加强了外语教学。年,学校筹措资金,建起砖石结构的教师家属住宅瓦房平方米,进一步解决了教师住房难题,学校教学工作稳步上升,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人数达到了62人,年度被朝阳市评为电教先进单位。 年,北票县改市,学校更名为“北票市第七中学”。3月,调整领导班子,赫雪峰继任书记,调入李玉才任校长,曹玉林继任副校长,学校大力发展社会办学,筹措资金2万元,原已遭文化大革命破坏的实验室,得到了重新修建、充实。随着升入重点高中人数的增加,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年底被评为朝阳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年,学校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到外地听课学习,使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全市一流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成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考入重点高中和中专人数又有突破。 年,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升重点高中、中专人数递增到8人,教师队伍进一步扩大,在校生达到了38名,教职工87名,教学班8个。 年,学校领导班子连任,提田洪义为总务副校长,主管学校总务工作,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党建,总务和教学工作,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9月调入7名教师,充实教学第一线,以减轻不断扩大的招生压力。年底,学校被评为北票市先进党支部。 年9月,赫雪峰调出,李玉才任校长兼书记,曹玉林继任副校长,田洪义继任总务副校长,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容校貌变化较大,树墙、风景树、花草成型有序,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体育工作也较有起色。这一年,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北票市花园式学校、绿化先进单位、体育达标先进单位、朝阳市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先进单位、北票市理、生实验室合格单位。 年北京发生“两乱”后,针对部分师生中一度存在思想混乱情况,学校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党支部制定了四项得力措施:()加强组织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制度(党员责任制)。(2)通过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在教师中结对子,建立帮教合同。(3)学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关文章,展开大讨论活动。(4)领导班子深入第一线,提高自身建设。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学校党组织建设。 年,学校管理工作呈全面管理、重点突出的趋势。社会办学有了进一步发展,生源不断扩大,升入重点高中人数继续上升,学校被评为省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先进单位,北票市总工会“职工之家”,北票市统战先进单位,并荣获北票市“双文明”标兵。 99年3月,李玉才调出,李顺文调入任校长,其它领导继任,社会办学得到了更进一步发展,威望逐步扩大,师生人数进一步增加,升入重点高中人数又有所增加。 年3月,李顺文继任校长,田洪义任书记,陈绍峰任副校长,学校开始强化教学工作的管理,在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起色,被北票市教委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年,领导班子连任。9月,孙淑兰调入任工会主席。学校教学质量上升幅度较大,考入重点高中学生数达到34人,超过了北票市重点高中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引起了强烈反响。 年2月,市教委调整学校领导班子,冯雷调入任校长兼书记,孙淑兰任副书记,陈绍峰继任副校长。学校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当年,考入重点高中人数仍然占据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学生扩大到人,教学班24个,教职工人,学年度被朝阳市教委命名为“文明学校”、北票市“先进学校”。 年,学校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出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从多方位、多角度管理教育教学,强化队伍建设、校风建设,学校各项工作均比较突出,并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着手筹措资金,为建筑教学楼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本年度,学校先后被评为北票市“学校卫生保健先进学校”、北票市先进党小组、北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朝阳市三防知识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票赛区第二名、化学第一名,学校威信进一步扩大,学生人数聚增到人,教师32人。 年,学校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声望的提高,并根据“普九工作的要求”,重点抓了两项工作: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起了学校档案室,使学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投资万元,建起了3平方米教学楼一座,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被评为北票市先进学校、北票市精神文明学校、共青团北票市红旗团委。学生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突破了59人,北票市周边的5个乡7个学区以及外市区慕名而来的部分学生,教学班发展到25个,升学率突破了85.7%。 年,学校部分调整领导班子,冯雷任校长兼书记,李文友任副书记,孙淑兰任工会主席,提白忠义为总务副校长,陈绍峰继任副校长。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学校投资3万元,改建了理、化、生实验室,新开辟了电教室、音乐室,在教学工作中,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教学管理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教学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学校规模进一步发展,教职工达到33人,学生人数达到了人,学生的入学率、完成率、毕业率达到了00%,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基本达到了普九目标的要求。在全市实行重点高中名额分配制的情况下,仍有97名学生升入重点高中,学校先后被评为北票市卫生保健优秀单位、一五普法先进集体、电化教学先进单位、先进学校、先进职工之家、朝阳市精神文明学校、教改先进集体、全国物理竞赛北票赛区总分第一名。 年,随着“普九”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市严格控制跨学区就读生,学校学生人数降到人,教师人数降到28人,教学工作上积极配合上级教研部门,学校在教改工作中全面推行目标教学,培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了全面的目标教学实验,在基础建设上加强了校园整体建设工作,建半透明临街围墙50延长米,修筑校门一座,门卫房00平方米,雕塑造型花坛80平方米,百花池00平方米,营建绿化小区平方米,栽植常绿风景树、花木00多株,总造价8万元,使学校面貌焕燃一新,学生升入重点高中人数93人,绝对比并未下降。 年以后,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对学校行政工作负总责。学校党支部主要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 年3月,领导班子在连任的基础上,常和平同志任教学副校长,学校继续加强全面管理,工作重点一是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继续加强普九工作,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基础建设上,新建标准厕所、扩窗钢网、自行车棚、语音设备、购置打印设备,共造价8万元,借读学生进一步增加,学生数达到人,教学班26个,被北票市政府命名为先进学校、朝阳市教委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先进学校、朝阳市人防教育三防知识先进集体、北票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 4、新世纪之初(0~) 0年8月,学校领导班子按照上级安排,做了进一步调整,冯雷同志任党支部书记,调入李鸿武同志任校长,李文友、孙淑兰为督学,常和平、白忠义继任。调整后的领导班子改善了年龄结构,焕发青春活力,对学校的工作进一步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强化了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加大了德育工作力度,教学上强调夯实基础、提高质量,管理上整顿秩序,学生人数增加到人,教学班30个,达到了建校以来之最。 年,学校领导班子继任,教育教学工作,继续沿着上学期工作重点有条不紊地进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分别获北票市大课间活动优秀单位、“控辍保学”先进学校、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先进学校、朝阳市德育先进学校、优秀家长学校、辽宁省先进家长学校。 年初动工,新建平米的综合楼,容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与一体的综合楼,并装备,扩建32平米的教学楼,容纳2个教学班。 5年,在校学生人,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中考公费总数获全市第一名。中考状元在我校产生。在全国和辽宁省中学生数、理、化、英语竞赛中均获北票赛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被朝阳市教育局授予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在“中小学生守则规范”知识获竞赛中获第一名。获北票市语言文字评估第一名。课标竞赛获团体第二名。 6年2月,高鸿风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白忠义任副校长,么晓民为副书记。6年中考,全市前二十名我校占十名,全市前00名我校占36名,升入重点高中统招人数73名,中考公费生多人的佳绩。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有9位老师获奖。中考公费总数获全市第一名。北票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课标两次考试获得第一和第二名的好成绩,领导班子考试获得第一名。学生全科竞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7年中考成绩已凸显成效,全市前00名中我校共37名,占全市37%,比前一年提高3%;全市前20名中我校共0名,占全市50%,比前一年年提高5%;今年我校进入统招线学生数20名,占全市33%,比前一年提高5%;因为7年我校被市教育局评为红旗单位等因素,定向生数为00名(去年76名),占全市2%,比去年提高3%;我校共考入市重点高中公费生总数为名,占全市20%,比去年提高4%。 8年6月,李文祥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任命任惠民、崔守军为副校长,主抓教学、教育工作。 09年中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全市前00名和前0名考生中分别达到40人和5人;统招公费生达到20人;公费生总数达到人。 年9月,在教育局的主持下,北票市第六中学全校并入第七中学,教师人数增加59人,退休教师增加72人,在职教职工总数达到92人,离退休老师63人,为建校以来教职工最多时期,在校学生人。同年学校改造操场(硬化并铺塑胶跑道)、校门和围墙,学校大门由原来的西北向改为西向,校门口的马路重现铺设,校园面貌极大改观。合校后,学校实行了年部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年7月与沈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强强联合,派出40余人的教师到沈阳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参观团学习听课,利用他们的优势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年7月,孔庆祝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年中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全市前00名和前0名考生中分别达到40人和5人;统招公费生达到20人;公费生总数达到人。与上学期成绩和参考学校相比,七、八年级学生优秀率和平均分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登了《辽宁北票市第七中学:精细管理见成效强化环境育新人》(年0月07日0:4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报道,详细阐述了我校在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工作业绩。 20年争取率先通过辽宁省“双高”普九的验收。年创辽宁省文明学校,辽宁省规范管理先进学校。 年3月,我校顺利通过辽宁省“双高普九”的验收检查,校长孔庆祝获得辽宁省的表彰,获得“双高普九先进工作者”荣誉,学校获得“辽宁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单位”荣誉。 年创建辽宁省教科研基地学校,朝阳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朝阳市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学校,创朝阳市教育教学先进学校及德育、教学、安全、教科研、工会、后勤、党建等工作先进学校(单位)。 年4月我校顺利通过朝阳市《标准化学校》验收评估,年3月,顺利通过辽宁省《标准化学校》的验收评估。我校在争创省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过程中,争取上级支持,学校积极筹措,学校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观,教育教学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师生开始了多媒体的教学时代。 年创建辽宁省平安校园学校,辽宁省示范心理咨询室。 年中考创造了近几年的好成绩,全市中考前百名学生我校占39人,升入北票高中公费生人,占招生总数的26.8%。 年0月,我校代表北票市迎接了辽宁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验收检查,并顺利通过省政府督导室的验收,并与年9月通过了国家验收。同年2月,陈文泽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年再创辽宁省文明单位。年创辽宁省“六五”普法及依法治校先进学校。 年,遵照北票市教师纪实考核办法和教职工考勤细则,制订了《北票市第七中学教职工纪实考核细则》和《北票市第七中学教师考勤办法》,加强精细化管理力度,强化领导班子考评制度。按照北票市教育局提出的“德耀北票,立德树人”活动目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广大师生中开展“植德立校、弘德施教、厚德成才”系列活动,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中考升学成绩显著。 年,全面落实教育局的纪实考核细则,抓质量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完成操场硬化的改造工程。实现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新提升,“班班通”全部实现,班级教学实现了一体机的多媒体化。教育教学管理和成效得到社会和上级的好评。 三、领导班子、组织机构沿革、党组织机构领导人沿革 年0月,建校伊始,学校有党员三名,田贵同志临时负责学校全面工作,任党小组长,隶属北票矿区机关党支部。 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开始了“一元化领导体制”,田贵任党小组长,负责党务工作。 年月调整领导班子,北票农机修造厂派“工宣队”进驻学校,组成新的领导班子。学校的党务工作由“工宣队”队长、革命委员会主任洛常岩负责,任党小组长,隶属北票县教育局机关党组。 年侯宝山同志调入后,负责党务工作,任党小组长。 年9月,随着学校领导人的更换,包占富任革委会主任,负责党小组工作。 年9月,田景芳同志调入后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党小组工作,任党小组长。 年2月,开始批判“四人帮”,学校正式成立党支部,隶属北票县教育局党组,张宏寅同志担任首任党支部书记。 年3月,张宏寅同志调出后,马农武同志调入任党支部书记,此时,党组织健全,学校工作开始转入正常运行。 98年9月,黄明贵同志调入,任党支部书记。 年3月,黄明贵同志调走后,赫雪锋同志调入任党支部书记,加强了组织建设,发展新党员达25名。 年9月,李玉才同志调入,任党支部书记。 99年3月,李顺文同志调入,任党支部书记,田洪义同志任党支部副书记。 年3月,田洪义任党支部书记,主管学校党务工作。 年2月,李顺文调出,冯雷任党支部书记,孙淑兰、常和平相继任副书记。 年3月,冯雷退休,李鸿武任党支部书记,常和平、邱海、么晓民相继任副书记。 6年7月,李鸿武调出,高鸿风任党支部书记,么晓民任副书记。 8年2月,李文祥任党支部书记,么晓民任副书记。 年7月,孔庆祝任党支部书记,么晓民、陈洁相继任副书记。 年月,陈文泽任党支部书记,陈洁任副书记。 2、第七中学党组织负责人沿革: 田贵(.0~.) 洛常岩(.~.9) 侯占山(.9~.9) 包占富(蒙族.9~.9) 田景芳(.9~.2) 党支部书记:张宏寅(.2~.3) 马农武(.3~98.9) 黄明贵(98.9~.3) 赫雪峰(.3~.9) 李玉才(.9~99.3) 李顺文(99.3~.3) 田洪义(.3~.4) 冯雷(.4~.3) 李鸿武(.4~6.7) 高鸿风(6.7~8.2) 李文祥(8.2~.7) 孔庆祝(.7~.) 陈文泽(.~.) 第七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沿革: 田洪义(99.3~.3) 李文友(.3~.7) 常和平(.7~.3) 邱海(.3~4.9) 么晓民(4.9~.9) 祁献义(.7~.) 陈洁(.9~ 3、行政机构沿革及领导人名录 年0月,批准成立“北票矿区半工半读中学”。学校隶属北票矿区文教科。由田贵任首届校长,负责主持行政工作。 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6月份工作组进驻学校,学校工作仍由田贵主持。 年6月,学校成立了临时革命委员会。群众选举田贵同志为革命委员会主任,徐凤杰为副主任,隶属北票县教育革命委员会。 年月,北票县农机修造厂派“工宣队”进驻学校,领导“斗、批、改”运动。学校的领导班子同时进行了调整,由“工宣队”队长洛常岩任革委会主任,田贵、贾淑坤、周子学任副主任,主持学校行政工作。 年3月,“工宣队”撤出学校,调入包占富同志任革命委员会主任,周子学同志任副主任,主持学校的行政工作。 年9月,田景芳同志任革命委员会主任,周子学继任副主任。 年3月,随着批判“四人帮”运动的深入发展,学校重新建制,田景芳同志任学校校长。 98年9月,田景芳同志调离后,国伯成同志任七中校长、冯冰铁、王文滋同志任副校长。 年3月,调整学校领导班子,王文滋任校长、曹玉林任副校长。 年9月,李玉才同志调入第七中学任校长,田洪义、曹玉林同志任副校长。 99年3月,李顺文同志调入任校长,陈绍峰任副校长。 年2月,冯雷任校长,陈绍峰任副校长。 年3月,李鸿武任校长,高鸿风、白忠义任副校长。 6年7月,高鸿风任校长,白忠义任副校长。 8年2月,李文祥任校长,白忠义、任惠民、崔守军、陈福利、刘征任副校长。 年7月,孔庆祝任校长,白忠义、任惠民、崔守军、刘征任副校长。 年月,陈文泽任校长,崔守军、么晓民、刘征任副校长。 4、建校以来历任校长沿革: 北票矿区半工半读中学: 校长:田贵(.0~.6) 北票镇东方红中学: 革命委员会主任:田贵(.6~.)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徐凤杰(.6~.) 北票农机修造厂中学: 革命委员会主任:洛常岩(.~.3)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田贵(.~.3) 贾淑坤(女,.~.3) 周子学(.~.3) 北票镇第二中学: 革命委员会主任:包占富(蒙族.3~.9)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周子学(.3~.9) 北票县第七中学: 革命委员会主任:田景芳(.9~.3) 北票市第七中学校长: 田景芳(.3~98.9) 国伯成(98.9~.3) 王文滋(.3~.9) 李玉才(.9~99.3) 李顺文(99.3~.2) 冯雷(.2~.3) 李鸿武(.3~6.7) 高鸿风(6.7~8.2) 李文祥(8.2~.7) 孔庆祝(.7~.) 陈文泽(.~ 北票市第七中学历任副校长沿革: 副校长: 冯冰铁(98.9~.3) 曹玉林(.3~.9) 田洪义(.9~99.3) 陈绍峰(99.3~.2) 白忠义(.7-.9) 常和平(.3-.3) 高鸿风(.7-6.7) 任惠民(8.7-.8) 崔守军(8.7- 陈福利(.7-20.9) 刘征(.7- 么晓民(4.8- 5、工会机构沿革及领导人名录 北票市第七中学自年0月建校始,至“文革”前,学校工会组织机构不健全,此间学校工会工作由学校校长田贵兼任,揣玉芬(女,锡伯族)任委员,隶属北票矿区工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会组织完全停止活动。年9月,学校工会恢复活动,冯冰铁同志兼任工会主席。 年经北票县教育局工会委员会会批准,学校正式建立工会组织,田洪义任工会主席,工会活动转多,学校工会工作走入正轨。 年工会换届选举,田洪义继任工会主席。 年9月,孙淑兰任工会主席。 年4月-4年5月张志生任工会主席 4年7月,白忠义任工会主席, 年7月,常俊红人工会主席, 年4月,李永国人工会主席, 6、共青团组织机构沿革及领导人名录 北票市第七中学团组织始建于年0月。组织机构为团总支,隶属北票矿区团委,团总支书记由郑淑玉担任,到年6月改属北票县教育局团委。 年9月,随着招生人数增加,学校规模扩大,学校建立了第七中学共青团委员会,首任团委书记由范凡担任。 年3月,范凡调出,由姚桂芹同志接任团委书记。 年9月,孟兆瑞(女)担任团委书记。团的工作走向正常,团组织活动次数增多,团员人数有所增加。 年6月,孟兆瑞调离后,团委书记由单洪先担任,团的工作有了较大发展。 年3月,单洪先调出,常和平接任团委书记,这一期间,团组织发展较快,团员人数有所增加,活动较多,成绩比较突出。 年3月,陈洁任团书记, 年4月,李班超任团书记 后记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承蒙那些曾在七中学耕耘过的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就第七中的发展演绎的历史,进行了整理、编撰。然而,鉴于时间久远,人事调动多变,许多原始材料,特别是94年前多为丢失遗尽,文中所见全依老领导、老教师回忆口述,有遗漏不准之处在所难免,笔者深感遗憾。加之本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拙笔难以尽善美地全面反映第七中学发展的全貌,文中不妥之处,还望仁人志士斧正,以求历史的真实。 历史的车轮已辗入新的世纪,开始了新的纪元,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面对2世纪新的挑战,七中人曾经历过创业的艰辛、战胜困难后的愉悦、欣赏着用汗水换得的辉煌。展望未来,七中人必将一如既往,以旺盛的精力、战斗的姿态、健康的心理,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立足发展、放眼未来,在育人的园圃中为党和人民、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育代代合格新人! 北票市第七中学 年2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dl/70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