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随着7月到来,年下半年正式开篇,深圳房地产市场也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7月1日,据深圳市住建局公布,6月深圳全市新房住宅成交套,环比增加7%,同比减少14%;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套,环比减少15%,同比减少76%。二手成交量一向被认为是反映市场真实情况的风向标。自今年2月深圳执行二手住宅成交“指导价”后,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进入“三连跌”模式,逐月跌破套、套、套。过去10年中,深圳二手房-套的月成交是主流,不少深圳地产研究者也将套定义为“深圳楼市枯荣底线”,如今底线接连被击穿,深圳楼市趋冷已成定局。那么,深圳房价是否会出现下跌?我们又该如何解读?

二手房交易冰冻,业主真急了

观察深圳二手房成交走势图不难发现,在调控政策不断打压下,深圳房地产市场确实到了最艰难时刻。上半年深圳成交了套二手住宅,同比大跌了35.4%,这也是近几年来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的最低点。年11月,深圳豪宅税新政发布实际税费大减,外加疫情影响全球货币放水,大量资金无处可去,纷纷涌入深圳楼市,深圳二手房成交一路飙升至年7月的套。年7月15日,深圳楼市新政靴子落地,深圳迎来史上最严限购政策:3年深圳户口+社保3年同时满足才有购商品房资格,同时税费等方面也迎来大改:“产证不满5年住房(普宅+豪宅),增值税全额征收,税率5%;产证满5年(含)以上,豪宅(万以上)增值税按照差额X5%征收。”新的交易税费政策,使得深圳二手房交易成本增加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几十万,二手房成交量急转直下,从7月套下降到10月的套。年2月,深圳出台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各大银行按照参考价放贷,二手房首付成本提升一到二成,还有“深房理”事件持续发酵,千亿热钱撤离,3月后,深圳二手房成交连跌模式开启.....市场唱衰深圳楼市的声音越来越大,二手房业主想要卖出房子也越来越难!前段时间,更有消息传出,福田区一位业主为了将平方米的“笋盘”更快成交,愿意单独奖励业务员除佣金外的10万元。从中介提供的数据来看,不少片区二手房业主报价已然开始出现松动。二手房市场量跌价跌,新房表现又如何呢?

新房热度较高,但成交趋势下降

今年上半年深圳成交新房住宅共套,同比大幅增加56.3%,也算是延续了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打新潮”,尤其是年初前海两个网红盘,龙光和天健,加上海岸城等热门新盘入市贡献了一大波热度。年上半年深圳新房热度,九年内仅次于年上半年的套,整体比较高,但是,具体到每月看,成交量已经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入市项目延后,供应量减少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3月初,深圳新房的“打新”积分规则,由罗湖区的缙山府以及华润笋岗万象华府“首发”改变,5月底保利勤诚达誉都销售方案和信达金尊府的销售方案显示,买房积分的规则又添新变,细化了过去10年内有房产转让记录的积分,同时对社保时长进行了上限的限制。5月25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同时收紧人口落户和人才补贴政策。5月27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建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销售价格指导工作的通知》。明确项目指导价包括“毛坯价”和“最高装修价”两部分,最高精装修价格不得超元每平米;深圳预、现售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的批准销售价格原则上不得超过上一年度至今同地段、同类型新房的网签价格。综合影响下,近期新盘入围人数普遍不足1:3,日光的网红盘明显减少。例如蛇口半山臻境,批选套房,房客比1:1.88;龙华壹成中心璞誉府,批选套房,房客比1:1.77;龙岗保达誉都花园,批选套房,房客比1:1.72等。严厉调控加上对房地产税试点的担忧,人们对深圳房产的赚钱效应已经开始产生动摇,深圳新房市场不再是有限价就能闭眼随便买的时代了。

深圳房价会下跌吗?

深圳房价未来会怎样走?我们的判断是:深圳楼市至少会消停两年,也就是在“新政”(年7月15日出台的)3周年之前,整体上都不会上涨了。不仅不会上涨,反而可能继续降温。为什么?因为调控政策太严厉了,深圳事实上成为全球楼市调控最严厉的城市,比如“二手房成交参考价”就是史无前例的。为什么是2年?因为“新政”对深圳户籍人口买房附加了3年社保的条件(现在已经过去了1年),这在全国也是最严厉的。这把相当一批人能买房的时间点,推迟到了年7月15日以后。深圳房价会跌吗?这要分开来看。前期二手房涨幅比较大,炒作比较明显的片区,比如西部像光明的核心区,有一些盘一度到了10万,而这些片区在政策影响下,不排除会出现10%甚至20%的跌幅。此外,宝安、南山楼市也比较热,很多楼盘透支了未来。至于东部的部分片区,二手房前期本身就涨的不多,可但是能后来比如学位、地铁等有利好的规划落地,比如划入深圳核心区等。对这些片区而言,大概率不会跌,甚至还会出现微涨的情况。至于新房,因为有价格倒挂,整体还会比较抢手。但情况也会分化——配套不好的,可能就不会有那么高的认购比例,配套好的还是得“摇号”。刚刚!北京传来大消息,取消寒暑假,课外培训要凉凉了

突发,北京市教委官方账号《首都教育》,刚发了个消息,在教师群里迅速炸开了:

具体文件如下:暑假期间,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学生为本,帮助家庭确有需要的学生过好暑期生活,将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各区教委本着公益、志愿的原则组织暑期托管服务,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计划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确定托管服务承办学校,学生以就近的原则参加托管服务。托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适当收取费用,对家庭困难学生免收托管服务费用。市教委要求,托管服务承办学校要做好学生安全工作,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市教委倡议社会各界和相关单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志愿为中小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希望家长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暑期学习、生活,做好管理和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学生和家长可按照各区明确的报名方式报名。

根据图片中的文件显示,服务时间为:周一到周五8:30-11:30、15:00-18:00。

老师的待遇这块:应该是带薪+46块补贴。

首先肯定的一点,试点暑期托管已经开始了,北京也成了先行者,实际上不只在北京,此前,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教委等单位在全市开办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为小学生提供暑期看护服务。武汉市青少年暑假社区托管班已于6月30日开始报名,7月5日正式开放。武汉全市共开办个市级暑假社区托管室和82个区级暑假社区托管室。

不过,对于教育政策,上面考虑得比我们普通人周全,打击校外机构,为学生减负,到部分区域开始试点暑期托管,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打工人们没有后顾之忧,教师们的福利想必也会随之提升。

由于课外教育强监管,在线教育板块在上半年已出现大跌。

K12在线教育机构的春季课程已陆续结束,7月中上旬,暑假课程就将开课。

但这可能是面向小学生、初中生的在线教育机构最后一个暑假。

学科类培训空间将大大限缩,但除了高中课程,还剩下另一个生存空间:进校。

公开征求意见后,社会对这一规定有一些不同看法。毕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鸡娃”是相当比例父母的主动需求。

这一行动还释放了什么信号?

第一、教培机构这下真完犊子了。有学校老师,谁还愿意花大钱往教培机构里送。

今年是课外教育行业的流年。

3月份,两会高层就要整顿课外培训,整顿学区房。

6月份,职业教育也闹得沸沸扬扬。

7月份,暑期托管又给教育行业补了一刀。

说实话,虽然说是家长自愿托管,不过我觉得很多家长还是非常乐意把孩子送到学校的,安全又放心。

这下,寒暑假从来都是课外培训的旺季,一下被学校托管分流了用户,哪些用户呢?

托管需求大于鸡娃需求,送培训班主要是心理安慰。

这部分其实很大的,有了学校暑期托管,他们肯定不会去培训机构。

看来,这是要把课外培训搞死啊。

第二,教师们的假期估计会被大大缩短。

老师这个职业令人羡慕的就是拥有长达3个月的寒暑假福利,这下教师圈看到动了自己的奶酪,也纷纷扬言这是累死老师啊,要辞职了……

不过,对于教育政策,上面考虑的比我们普通人周全,打击校外机构,为学生减负,到部分区域开始试点暑期托管,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打工人们没有后顾之忧,教师们的福利想必也会随之提升。

年对于K12(从幼儿园到高中)校外培训在线教育来说,是疯狂的一年。由于疫情原因,线下培训受限,这直接导致了线上教育需求迅猛增长。

根据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年K12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万人。与此同时,K12在线教育渗透率在年上升至23.2%,增长率远超历年数据。

现在K12教育机构一天到晚贩卖焦虑,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家长,把自己的鸡娃送去进行培训,结果就导致孩童时期的教育越来越“内卷”。腾讯、高瓴等顶级投资机构,在K12线上教育里砸了这么多钱,在他们的心目中,肯定认为K12线上教育是个朝阳行业。但实际上,从教育局的种种政策看来,K12不仅不像个朝阳行业,反而像是个夕阳行业。出生率和人口拐点已至,很多三线城市的生源已经不够。再加上培优导向的课外辅导已经被禁止,整个K12行业的未来,步入夕阳丝毫不奇怪。

可以预见的是,目前对课外培训的一系列打击政策,不过是前奏而已。

在鼓励生育的背景下,未来国家会将婚嫁、生育、养育和教育作为整体考虑。

在这个大前提之下,不管是基础医疗、基础住房还是基础教育,都会变成微利行业。

前段时间医疗集采杀价,大家应该都看到了。房地产企业抱怨现在利润很低,大家也看到了。

现在只是轮到教育了,未来教育行业大概率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教育培训行业会遭遇连续重锤,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供应量会加大

教育行业的资本化基本走到了尽头,学区房的概念会被逐步打掉。

而线上教育培训的资本热潮,在这种背景下也应该要结束了。

鲍毓明案:利用特定地位性侵

鲍毓明高调回归,称将起诉罗翔

来源:海边的西塞罗、知灼

根据罗翔老师自己的确认,自去年遭遇一些人围剿之后,他的微博其实已经在半年前就没有更新了,眼下只不过是因为半年可见的设置起效果了而已。

然而,罗翔老师退出了微博,有人却上场了——曾经因为涉嫌强奸幼女而“蜚声海内”的某鲍姓律师,近期在微博上高调复活,连续发了多篇大骂罗翔的微博,宣称罗翔是“法律人的耻辱”。

刚刚脱罪的美籍华人鲍律师有没有资格说别人是“法律人的耻辱”,我不敢多说,但我看到有人是这么吐槽的:

行吧,那我们就不问了,毕竟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是色狼。

原本枯燥的法律、法条,为什么经罗翔老师之口一讲,一下子会变的那么生动活泼,吸粉无数呢?

罗老师的讲述不仅幽默,而且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和人性的色彩。他让我们认识到,纸面的法律在与多彩的现实相碰时,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他让我们知道,法律之外还有道德的约束,法律之上还有至高的“自然法”与人性,法律之前还有完善、进步的空间。

年4月9日,《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一文上网,迅速引发全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zx/86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