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全国41个县(市)区为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单位。辽宁省2个县(市)被选中,其中包括朝阳北票市。年以来,北票市开始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新路径,特别是年,从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突出问题入手,大力实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据北票市城乡规划局于志民局长介绍,北票市在农村垃圾分类处置中,实行党建引领,实施过程中依靠“规划部门牵动、乡镇政府推动、村两委班子带动、城乡广大志愿者联动、村民邻里之间互动”的办法,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调动了农民环保清洁员的积极性,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变革必须先于行动。北票市首先在解决农民群众思想观念上下功夫,制定政策文件,向农民宣传推送,让每户村民及时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培养环境意识,由于广泛动员、宣传引导,各村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把垃圾分类纳入村民自治范畴,在村屯之间、村民组之间进行逐级评比,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定点倾倒、定时清运、日清日洁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突出党建作用,健全组织架构。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之初,北票市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发挥党员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突击队作用,助推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进。围绕连续四年开展的“德耀北票,人文川州”行动,各乡镇全方面开展环境卫生宣传与整治活动。城乡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局、各乡镇党政正职等主要负责人各负其责,通过不定期召开会议等方式,对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做出具体安排部署、强力推进,建立起市乡村三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架构。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责任落实。设立“五大员”队伍,层层建立此项工作的责任推动体系:采取市直余个包扶部门各设立一名“测评员”、乡包村干部担任“监督员”、村委会设“执行员”、各村民组设“勤务员”、每户家庭设“责任员”,建立全面系统的垃圾分类处理网格系统。与此同时,加大人力投入,将重点区域划分片区,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具体责任人,绘制《责任区分布图》,明确具体牵头人。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以奖代补”机制和可回收物回收补贴制度。按照“谁污染、谁负责”原则,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和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机制,引导居(村)民、各乡镇(街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承担相应责任义务。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填埋”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形成源头分类收集、中间分类运输、末端分类处理处置的完整链条,确保整治效果。狠抓示范引领,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环境的改变,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保障。北票市积极推进“七个城乡一体化”建设新路径,让农民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处理一体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向公司购买服务。来源:燕都晨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zx/77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