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购买余万条学生及家长信息,除了定点向家长群发广告,还在赶集网、58同城等网络平台出售。记者24日获悉,在北京某培训学校、某教育公司工作的杨某、徐某等6人因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北京海淀法院判处1年3个月、半年及缓刑一年等不同的有期徒刑。 △6名被告人 伪基站案牵出大量家长信息 刘女士的儿子现年10岁,就读于北京昌平区沙河的一所小学。刘女士告诉办案人员,她从5年开始使用一个北京移动的手机号码,印象中只在学校的登记册里登记过,在公开场合从来没有公布过这个手机号,可是从年儿子开始读小学起,她就总是收到关于教育培训、诈骗、代开发票的广告,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直到北京海淀警方后来在侦办一起伪基站案件时,发现涉案人员电脑中存有刘女士和大量家长信息,于是逐一开始排查,进而查到了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卷入其中,控制了杨某等6名嫌疑人。 6人倒卖万条家长信息获利 据杨某事后供述,他先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上班,后来又多次换工作,共在3家教育机构工作过。杨某利用在培训学校、教育公司工作的便利,私自拷贝复制公民个人信息余万条,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学生及家长姓名、学生所在的学校和年级、联系方式,甚至很多还包括家庭住址。为了获利,杨某将这些信息分批出售,平均每条信息卖半分钱,共获利1万余元。 根据检方指控,年至年间,杨某将这些信息卖给了徐某,徐某又将这些信息卖给了不同的人。年8月至9月间,刘某从徐某处购买公民个人信息60余万条,年2月至3月间,共谋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的牛某、刘某某,由刘某某从徐某处购买公民个人信息5万余条。年3月,苑某又从刘某处拷贝复制公民个人信息50余万条。警方在查获了这些个人信息,杨某、徐某等6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被查出。 信息通过58同城、赶集网倒卖 据了解,6名被告人中,有办英语培训的,也有做体育运动培训的。 从杨某手中购买信息的徐某,年创业开办公司。收到一条有学生家长数据的短信后,因为需要招收学员,他花元从杨某手里购买了位于北京海淀的7所学校小学生的家长信息,之后,他找短信代发公司,以每条5分钱的价格,向学生家长群发垃圾短信,每年招生能增加25%。 在此期间,徐某发现可以将信息再次倒卖获利后,就从杨某手中将全部信息买来,加价到2万元,通过58同城和赶集网等平台将信息卖给同行。其中,徐某将海淀区所学校的全部信息,以1元出售给从事教育行业的刘某。 而牛某和刘某某同为一家教育机构的法人代表和市场部主管,刘某某提出购买学生家长信息,也是为了用来发广告扩大招生,因此才花费元分两次买到了北京昌平和朝阳多所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信息。 6人均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北京海淀法院审理后认为,6人均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但鉴于6人的表现均符合从轻处罚的条件,分别判处杨某、徐某等有期徒刑1年3个月至半年,并缓刑2年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各处1.5万元至元不等的罚款。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开学季即将到来,各个培训机构也进入招生旺季,这时候也是泄露隐私的高峰期。在有关部门加大打击信息犯罪力度的同时,我们也应做好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以下这些需要各位留意! 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你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上面要你的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详细到小学)、证明人(甚至还有学校证明人)、甚至身份证号。 提醒: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 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或者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都是利用了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 提醒: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提醒: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 来源:央视新闻、楚天都市报 涉及版权问题请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利用别人的同情心行骗,这样的骗子实在太可耻!虽然帮助人是一种美德,但也不要放弃了警惕性,保护好自己!同意请点ZAN! 您可能还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zx/55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