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建平县位于中国辽宁省西北部,东部与朝阳县交界,南部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赤峰市的宁城、喀喇沁旗及松山区、元宝山区隔老哈河相望。东北与敖汉旗毗邻。

建平县东西长75千米,南北长千米,略呈矩形。面积约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万公顷,年人口普查,总人口为54.3万。辖9个镇,23个乡。有汉、蒙、满、回、锡伯、俄罗斯、鄂伦春、朝鲜、壮等民族。建平县属北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区,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中文名称

建平县

外文名称

JianpingXian

行政区类别

县级

所属地区

中国东北

下辖地区

罗福沟乡,万寿镇等

政府驻地

叶柏寿街道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辽宁西部朝阳市的北端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54.3万人(年)

方言

北京官话朝峰片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战国长城遗址红山文化遗址

火车站

叶柏寿火车站

车牌代码

辽N

行政代码

著名学府

建平县高级中学

著名人物

毕奎利,霍建,张磊,李松涛

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4自然资源

?林业资源

?矿产资源

5人口

6经济

?概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交通运输

8社会

?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

9旅游

?概述

?景点

10名优特产

?沙棘

?西瓜

?南果梨

11著名人物

1历史沿革编辑

年,在建平区南地村出土的古人类上臂骨化石,经人类学家鉴定是猿人化石,距今五六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1]

约年前,境内开始了具有国定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年在建平县与凌源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发掘出的女神庙、积石冢群、方形石砌围墙遣址,经碳十四

建平县

测定和树轮较正,距今多年。[1]

夏、商、西周时期境内有戎族活动。[1]

春秋时期属山戎,后并入东胡。[1]

战国时期初期为东胡地。后燕国灭东胡,境内属右北平郡。[1]

西汉时期,初为匈奴左贤王地,汉武帝进出破左地,乌桓迁徙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境内属乌桓地。[1]

东汉时期,建安十二年()曹操大挫乌桓之后,乌桓内迁,给鲜卑造成大发展的良机。境内属鲜卑地。

三国时期,鲜卑分成东西大部,境内属东部鲜卑。[1]

西晋时期,东部鲜卑逐渐分化为慕容氏、宇文氏、段氏三方势力,境内地属鲜卑宇文氏。东晋时期,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联合建立了一些封建政权,史称“十六国”,境内先后属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的平州昌黎郡。[1]

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时,境内属营州建德、冀阳两郡的平刚、柳城县。北周时,北齐营州剌史高保宁未隆北周,境内仍为高保宁管辖。西北与契丹接壤。[1]

隋代,在旧置营州设营州总管府,开皇元年()惟留建德一郡、龙山一县,后废郡。十八年()龙山县改为柳城。大业初,废总管府,置辽西郡。境内属辽西郡柳城县,西北境与契丹接壤。[1]

唐代,境内南属营州都督府,西属奚地饶乐都督府,余部属契丹松漠都督府。奚与契丹错居。[1]

辽代,统和二十五年()于故奚王帐地(今宁城县)建中京大定府。境内属中京大定府金源县(开泰二年[]置)、富庶县(开泰二年[]置),北部属大宁府高州三韩县(开泰中置)、恩州恩化县(开泰中置)。[1]

金代,承辽制,境内属北京路大定府富庶、金源县、惠州惠和县,大宁府三韩县。[2]

元代,至元七年()年,改北京路为大宁路,二十二年()改为武平路,二十九年()复改为大宁路。境内属大宁路富庶县、金源县、惠和县、大定县。[2]

明代,初沿用元旧制。洪武二十年()废元制,置大宁卫,境内属大宁卫。永乐十二年(),在老哈河中游建立老哈河卫。景泰以后境内属兀良哈三卫的诺音卫。[2]

清代,建县前,境内西南部承属承德府平泉州,东北部属承德府建昌县。光绪二十九年(),析平泉州之东北境喀喇沁右旗旧牧地、建昌县之北境敖汉左、右、南三旗旧牧协轩建平县,隶属朝阳府。辖建东、建西、建中、敖汉、敖东、蒙古6个区。[2-3]

年取消清朝旧制,设热河特别区。建平县属热河特别区。[2]

年隶属热河省。[2]

年3月为日本侵占,建平县隶属朝阳六县指挥署。建平县划为6个区,即一区建平、二区四家子、三区叶柏寿、四区黑水、五区菜园子、六区下洼。[3]

年,六县指挥署撤消,建平县仍属热河省。[2]

年3月,建平县境东北部50个村,划归新惠县。另从宁城县划出15个村、平泉县划出4个村归建平县辖,划并后建平县共有8个区。[2]

年,建平县并入喀喇沁右翼旗公署,旗址始在新邱,后迁至平庄(今属赤峰市)。全旗划32个行政村。[3]

年8月15日东北光复,建平县属中共领导下的热中行政公署。9月,建平县人民政府成立,建平县划为9区,即王爷府、公爷府、茅沟七家、平庄、黑水、建平、朱碌科、叶柏寿、西桥(乃林)。10月,建平县改属中共领导下的热辽行政公署。[3]

年2月,将县内王爷府、公爷府、茅沟七家3个区划出,成立建西县。10月,又将平庄、西桥(乃林)2个区划出,成立建中县。老哈河以东的黑水、建平、叶柏寿、朱碌科4个区为建平县。[3]

年7月,热辽行政公署撤销,建平县属热河省人民政府。9月,成立喀喇沁东旗政府,县内蒙古族集中地区成立4个苏木公所,即王子坟、喀喇沁、那立奈、黑水。[2-3]

年7月,撤销叶柏寿县,将辖波罗赤区划归朝阳县,甘招、半拉烧锅、羊角沟3个区划归喀喇沁左旗,其余4个区划归建平县。建平县共有13个区,个行政村。[3]

年7月,热河省撤消,建平县划为辽宁省锦州地区专员公署。[2]

年2月,划为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2]

年4月,公营子公社划归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3]

年3月,属辽宁省朝阳地区专员公署(年5月改称朝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年8月又改称为朝阳地区行政公署)。[2]

年9月,复建为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建平县隶属之。[2]

建县背景

十九世纪末期,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萧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在热河省境内,贪官污吏、蒙古王公及洋教势力狼狈为奸,盘剥百姓日益加甚,再加连年天灾,广大劳苦群众倍受煎熬。在这种情况下,劳苦大众奋力反抗,特别是清光绪十七年(),在榆树林、叶柏寿等地爆发了一次震撼清廷的“金丹道教”起义。这次起义,矛头直指府衙、蒙古王公和法国传教士。起义军旬月之间聚至数万,捣毁县衙、教堂、火烧王公府第,烽火漫延朝阳、平泉、建昌(后凌源县,含今凌源、喀左、建平、建昌部分地区,下同)、赤峰四州县。清政府李鸿章督军剿办,并调直、奉、朝阳等地练军合力围攻。自光绪十七年()五月至光绪二十三年()年三月,有据可查的清廷剿办朝阳“金丹道教”的奏折就有件。据光绪朝《东华续录》记载,“直到光绪十八年(年)四月在朝阳有马贼不时窜扰,平泉、建昌一带山谷丛杂,伏莽未净”,基于当时平泉、建昌一带边远混乱,有紧急情况朝廷极难管理的状况,几任热河都统认为必须添官分治,以各种方式奏请朝延,直至光绪二十九年()四月,热河都统锡良向朝廷申请建立建平县,终获批准。[4]

地名由来

建平县名始于清光绪三十年(),因旧属建昌(今凌源

建平县

)和平泉(今河北省平泉县)两县辖境,设该县时遂取建昌、平泉两县首字而得“建平”一名。虽然县城住址已于年7月由原建平迁移到叶柏寿,但仍袭用建平县名,至今己有七十八年的历史。

2行政区划编辑

建平县辖5个街道、16个镇、8个乡、2个畜牧农场:叶柏寿街道、红山街道、铁南街道、万寿街道

建平县行政区划(2张)

、富山街道、小塘镇、奎德素镇、沙海镇、深井镇、榆树林子镇、朱碌科镇、喀喇沁镇、张家营子镇、建平镇、北二十家子镇、黑水镇、昌隆镇、老官地镇、哈拉道口镇、青峰山镇、马场镇、三家蒙古族乡、太平庄乡、白山乡、罗福沟乡、烧锅营子乡、义成功乡、杨树岭乡、青松岭乡、热水畜牧农场、八家国营农场。

 街道名称面积(平方千米)下辖社区个数街道名称面积(平方千米)下辖社区个数

叶柏寿街道

8

张家营子镇

9

红山街道

11

青峰山镇

9

铁南街道

8

青松岭乡

.2

7

万寿街道

13

杨树岭乡

11

富山街道

9

罗福沟乡

7

朱碌科镇

烧锅营子乡

4

建平镇

14

太平庄乡

7

黑水镇

13

白山乡

.5

4

喀喇沁镇

13

三家蒙古族乡

7

北二十家子镇

9

义成功乡

.2

8

沙海镇

14

深井镇

8

哈拉道口镇

7

奎德素镇

11

榆树林子镇

17

小塘镇

11

老官地镇

6

马场镇

.7

地理环境编辑地理位置

建平县位于中国辽宁省西部,燕山山脉向辽沈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4′至°03′,北纬41°19′至41°23′之间。[5]

spanclass=BMap_MarkerBMap_noprintunselectable=on=title=style=position:absolute;padding:0px;margin:0px;border:0px;cursor:pointer;width:19px;height:25px;left:px;top:px;z-index:-;background:url(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按城乡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2亿元,增长16.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8亿元,增长15.2%。按规模分,限额以上零售额5.1亿元,增长31.1%,限额以下零售额36.9亿元,增长14.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7亿元,增长16.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2亿元,增长18.9%。   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8%。出口创汇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5%。[9]年末建平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亿元,比年初增加18.9亿元,增长13.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亿元,比年初增加20.1亿元,增长19.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4.8亿元,比年初增加11.3亿元,增长21%。[9]

7交通运输编辑

京丹、沈赤、锦承、大赤线铁路从建平境内通过,位于县城的叶柏寿火车站点23个,专用线5条,货位个,月装卸货物15万吨。公路交通更是四通八达,国道穿城而过,锦赤线、建三线、叶哈线公路纵贯建平县南北,县城叶柏寿是连接东北、华北八大城市的铁路交通枢纽;国、县、乡三级公路通车里程0多公里。县城距朝阳飞机场仅75公里。距离锦州港公里。[7]

8社会编辑科技

年申报并得到资金支持的市级以上科技项目7项,培育科技型高增长企业3家。[9]

教育

年建平县普通高中招生人,在校生人,毕业生人。全县初中招生人,在校生人,毕业生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人,在校生人,毕业生人。职业高中招生2人,在校生人,毕业生人。幼儿园在园幼儿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高考成绩进线人数人,总上线率达到98.1%。学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新建校舍8.4万平方米,方永刚中学主体已完工。新建了12所标准化乡镇中心幼儿园。[9]

文化

年完成19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和个村文化活动室及文体休闲广场建设、个农家书屋新书更新任务。全县有线电视实际总入户数5万户,当年新增加用户0户。县城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基本完成,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9]

卫生

年末,建平县有各类卫生机构78个,医院11个,卫生院2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所,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7所。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医疗床位张,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9]

9旅游编辑概述

建平县历史悠久。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华文明的新曙光”,被美、英、日、印等国学者称之为“世界性发现”的“红山文化”就诞生在这里。在此出土的女神头像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境内还存有战国时期的燕长城、金代古塔、辽代古城,使建平县充满了古文化的深邃魅力。

景点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因牤牛河源出山梁东麓而得名

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鸟瞰

,呈半山地半丘陵地貌。虽为山区,并不闭塞。国道、锦承铁路贯穿其间。遗址坐落在辽西山区一处绵延10余公里的多道山梁上,在50平方公里范围内连绵起伏的山岗上,有规律地分布着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并由它们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宗教祭祀中心。在方圆有致的积石冢内,以大墓为中心将墓葬分为若干等级,随葬品只有玉器。以写实又神化的猪龙、熊龙、凤鸟、龟等动物形玉饰、上下贯通的马蹄状玉箍和装饰着随光线变化而若隐若现花纹的勾云形玉佩为主要类型,它们与竖立在积石冢上成排的彩陶筒形器都是墓主人用以通神的工具。[10]

牛河梁遗址

年在距建平县城13.4公里处的富山镇牛河梁(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处),发现了牛河梁遗址。遗址南北约10公里,东西约5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左右。挖掘出”女神庙”祀址和石冢群,出土了彩绘泥塑”女神”造像和”玉猪龙”等多种工艺精湛的玉饰。年1月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古人类及生物化石

年夏,在建平县杨树岭乡南地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万年的人类上臂骨化石,定名为“建平人”,同时还发现披毛犀牛、转角羚羊、古野牛、蒙古野马等哺乳动物化石。这说明早在五六万年前,古人类就劳动、生息、繁衍在建平这块土地上。

五连城遗址

五连城城址位于建平东部罗福沟办事处大房身村山嘴村民组西侧山上,属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类型遗址,由后山城、北山城、西城、老四坟城、帽头山城组成,呈半环关状俯扼脚下山谷,地势极其险要。

五连城城址之间相距很近,除西城建于山坡处外,其余幸均建在山顶或山脊之上,西城最大,长方形,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面积达18,平方米。后山城、北山城最小,面积约6,平方米。城墙都为石筑,以西城和老四坟城城墙最好,存高3—5米,底宽8-12米。暴露遗迹除城墙外,还发现有房址。暴露遗物为石器和陶器,石器亚腰石斧、梯形石铲居多。陶器多为夹砂绳纹褐陶鬲、盆、罐、豆等残片。[10]

喀喇沁右翼王陵

喀喇沁右翼王陵位于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新爱里村东北1.5公里处龙旦山下,远近群山环抱,松柏苍郁,景色宜人。为喀喇沁右旗历代扎萨克及其亲族之陵园,当地俗称“王子坟”。

陵园内斑驳的石雕印证着岁月的年轮,哽咽的松涛述说着历史的沧桑,一砖一石莫不记录着历代扎萨克亲王及王室的荣辱兴衰,观之令人感叹不已。至今在王子坟周边地区,汗王坐殿,奇布立功的传说,扎什选定王陵的传说,七十二场浇灵雨的传说,刘罗锅驾牛破风水的传说等等仍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10]

战国长城遗址

战国长城位于建平北部烧锅营子办事处化匠沟村张家湾至蛤蟆沟脑处,长约七公里,为建平境内保存最好的一段长城,主要为战国燕文化时期遗存,绝对年代在公元前年至前年,距今约2,多年。9年9月5日被公布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址依山势为东西走向,这一带山冈纵横,沟谷交错,地势极其险要。城墙筑造方法为石筑、土筑和“天然屏障”三种。石墙基宽2-3米,存高1-2米。土筑城墙因年代久远、水土流失现冲刷已尽,但仍隐约可见黑土带。除长城外,沿线还有不同类型的防御建筑设施——台址、鄣址和城址。它们多筑于长城线上或长城南侧。沿线出土文物多为灰陶豆、盆、罐、瓮和席、绳纹板瓦、兽纺瓦当,以及红陶釜、燕九币等。

该长城的修筑,不仅对北方各民族间的互相融合、交流,对开拓北部疆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对秦汉以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对燕长城址加以全面保护,用于开展旅游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加快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10]

弥陀寺

弥陀寺位于朱碌科西门外。建于年(清乾隆三十年,年(清光绪二十四年)重修。寺院分四层大殿,室内均彩绘壁画。[11]

药王庙

位于富山药王庙村北台。始建于清嘉庆三年()。年重修。分一殿、二殿、三殿,殿前筑钟鼓楼,占地8多平方米。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0名优特产编辑沙棘

沙棘属小乔木植物,我国20多个省均有分布,总面积约为万亩,年产沙棘果万吨,建平县是沙棘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10]

西瓜

建平西瓜是西瓜中的新秀,皮薄、瓤红、无籽、清甜凛冽。建平西瓜具有便于食用的独特性状及糖度高、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抗病、耐湿、耐储运等优点,发展十分迅速,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起着积极推动作用。[10]

南果梨

榆树林子镇是建平县果业主要生产基地镇之一。这里由于降雨量适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地理环境特点,生产的南果梨色、香、口感俱佳,品质上乘,产品远销沈阳、大连等地,声名远播,是建平县南果梨基地镇。年以来,榆树林子镇把南果梨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保护品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扶持。[10]

11著名人物编辑

大革命时期

陈镜湖,韩麟符,白海风。

美丽的建平

抗日战争时期

高体乾,李钟奇,乌庆霖,周治国。[12]

现代

方永刚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建平县行政区划(2张)

看建平20倍绿色增长(2张)

词条图片(5张)

1/1

参考资料

1.历史沿革.建平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03-29].

2.建平县.朝阳史志网[引用日期-11-9].

3.境域变迁.建平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03-29].

4.建县背景.建平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11-9].

5.走进建平.建平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07-7].

6.建平概况.网易新闻中心[引用日期-07-9].

7.建平县.东北新闻网[引用日期-11-11].

8.建平县沿革.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11-10].

9.建平县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建平[引用日期-07-8].

10.建平县风采.华夏经纬网[引用日期-11-10].

词条标签:

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

地理

中国地名

中国其他行政区划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症状有那些
百癣夏塔热片能不能治痤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zx/4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