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第场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近期北京三所学校发生的疫情源头清晰,风险总体可控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近期北京三所学校发生的疫情源头清晰,皆为京外输入,社会面外溢风险总体可控。北京化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疫情趋稳、进入收尾阶段,中国传媒大学疫情仍需细化防控,全面兜住可能风险。我们要始终绷紧防疫这根弦,认真执行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按照“快、严、准、细、实”的要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最大限度防范疫情输入,最大程度实现早发现早处置,快速处置校园疫情,筑牢首都防控屏障,抓好秋季首都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首都安全。 提醒提示市民朋友做好安排,遵守中秋节后返岗返校各项防疫规定。中秋三天假期即将过去,明天将返岗返校上班上学。各单位职工假期返岗前48小时内应进行1次核酸检测,检测阴性结果未出之前或有疑似症状的暂缓返岗。在此提醒市民朋友早做准备、合理安排核酸检测,以免给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不便。进入公共场所继续执行测温、扫码、查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市民朋友要进一步增强防护意识,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主动报告个人涉疫情况,自觉履行核酸检测、扫码查验等防疫义务。 以快制快做好校园疫情处置,确保师生安全和疫情风险不外溢。学校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部位,要绷紧防疫这根弦。压实高校防疫主体责任,属地协同处置好疫情。以快制快,加快流调溯源、排查管控、判密转运等应急处置各个环节,加强校园防疫管理和服务保障,迅速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坚决防止风险外溢,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做好公共卫生间、洗衣房、盥洗室、楼梯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及公用物品等环境核酸检测和清洁消杀。完善健康驿站防控指引,严格规范管理。严格校园网格化管理,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加强防疫管理,落实落细校园防控措施,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备足防疫物资,做好师生个人防护。同步管好校园家属区。要关心关爱师生,安排好校园学习生活,对涉疫诉求接诉即办。加强隔离点规范管理,严防出现交叉感染。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动摇。加强机场口岸防疫管理,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和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要求。7天内出现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已抵京的分类落实隔离观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措施,居家期间不外出。进返京人员抵京后7天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开展3天2检(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后、抵京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涉疫风险人员配合落实居家(店)健康监测等防疫措施。完善15分钟核酸“采样圈”布局,扩大24小时核酸检测点覆盖面,提高采样检测时效,方便群众就近就便检测。首都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凝聚了广大市民朋友的支持与理解、奉献与担当,请社会各界和市民朋友继续支持配合各项防疫工作,全民筑牢首都防疫网。 北京今日新增本土感染者15例,涉及昌平、朝阳、通州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9月11日0时至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4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其中,昌平区7例、朝阳区5例、海淀区2例;均为轻型。另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已通报。 9月12日0时至15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5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其中,朝阳区13例,昌平区和通州区各1例;轻型9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上医院隔离治疗,已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对涉及的风险点位进行排查,对各类风险人员实施分类管控。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感染者:为感染者30的同校学生。9月11日进行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阳性,9月12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至、:均为感染者87的同校学生。9月11日、12日进行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阳性,感染者、、、于9月12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其余感染者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均为轻型。 感染者:为感染者87的同校工作人员,现住通州区宋庄镇富豪村。9月12日进行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目前,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聚集性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50例,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聚集性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18例,中国传媒大学聚集性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28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分析,3起疫情感染来源均为京外,病毒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同分支,为三条独立传播链。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聚集性疫情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聚集性疫情平稳,处于收尾阶段,中国传媒大学聚集性疫情总体可控。 目前学校风险区域将陆续解除封控,解封前要做好人员及环境风险评估,按规定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症状排查等措施,科学、安全、有序做好解封工作。解封不等于解防,要仔细排查风险点位,认真查找防疫漏洞,严防疫情外溢,指导在校学生、学校工作人员和服务保障人员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做好健康监测,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