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许明原是朝阳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副主任,主动请缨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年3月,经组织批准,担任了龙城区边杖子镇第一副书记。边杖子镇位于龙城区西北部,距离市区10公里,属于贫困镇。为加快全镇脱贫攻坚步伐,许明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发展项目,改善村基础设施环境,为全镇的脱贫和民生工作做出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彰显出新时代女干部的巾帼之美。盘活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许明深知实现村民增收致富,必须打造扶贫产业,而发展扶贫产业,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是关键。初到镇里,许明利用半个多月时间走遍全镇9个村,认真开展走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在与驻村干部、村干部和村民沟通中,了解全镇部分村公共设施欠缺、基础条件落后、生活条件艰苦的现状。同时,在调研走访中了解到辛杖子村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经过多方探讨和反复论证,她开始主动与村两委沟通,挨家挨户地做村民的工作,成功流转土地面积亩,同时在“娘家”单位的支持下,申请资金40万元,建成了辛杖子村精准扶贫标准示范园。年,仅销售板蓝根收益就达到了8万元,为全村的长期稳定脱贫找到了主导产业。精准技术帮扶,发展扶贫项目。掌握先进的技术才是贫困户脱贫的出路。作为贫困镇之一的边杖子镇,不但缺少优势产业,更加缺少与之相匹配的先进技术。火神庙村村民多年来一直盼着有人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技术发展扶贫项目,针对这一村情村况,许明带领村干部长途跋涉赴敖汉新惠镇实地考察“北虫草”项目,联系省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进行论证,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向市财政局申请项目资金40万元,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精准脱贫新模式,租借村里闲置厂房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动员全村百姓集体种植“北虫草”,每年可为全村创收9万元,解决了全村50余人就业问题,每户每年至少可创收3万元,现在火神庙村的很多村民不需要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做好民生实事,改善乡村面貌。多年来,边杖子镇部分道路坑洼不平、路灯常年不亮、冬季用水困难,村支部的桌椅板凳破损严重、缺乏办公电脑。面对这些问题,许明在反复琢磨和研究后,到市财政局说明情况申请资金,为黄金店村、朱杖子村分别争取5万元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经费,为辛杖子村争取到12.95万元路灯维修经费,为边杖子镇争取10万元的森林防火经费。经过不断努力,如今边杖子镇的道路平了,村里的路灯亮了,百姓吃水也不愁了,村支部的办公设施也得到完善,正在逐渐成为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富裕、邻里和谐的新型乡镇。来源:朝阳日报 记者:陈忠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xw/80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