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暑期,很多家长都希望能够利用暑假给孩子进行集中培训,实现“弯道超车”。而这也让一些培训班、兴趣班、夏令营的报名火热起来。最近北京“元培训班报名要靠抢”的新闻,就引发了很多媒体报道。 的确,在这个永远焦虑,永远马不停蹄的社会,无论是大人和小孩,对教育培训市场的需求都是非常庞大的。“教育是21世纪永远的朝阳产业”的观点,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在线教育,烧出个未来就像前几年火热的无数个风口一样,在这个一眼望得到辉煌未来的风口,当然少不了互联网+资本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互联网行业的风口来来去去,资本的力量也在各种赛道驰骋。但在年之后,受萧瑟的大环境影响,无数狂热的风口迅速冷却,甚至有一些项目在银根紧缩的残酷现实下被证伪,一些看起来还不错的创业公司都纷纷上市,寻求过冬。 唯独在在线教育这条赛道,互联网资本的春风从年一直吹到了今天,一直没有停歇。创业者前赴后继,BAT等巨头抢先卡位,不亦乐乎,在线教育也因此被称为“年为数不多的风口之一”。 相比起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较大的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客观条件的阻碍,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学习,即使是在偏远地区也可以接受一线城市名师的辅导。去年那篇刷屏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正好说明了在线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以及具备的无穷潜能。 再加上技术不断进步,不停有政策出台,鼓励教育产业发展,更催生了在线教育产业进一步繁荣,终于,在今年暑假迎来了大爆发。据36氪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参与暑期招生的在线教育公司一共投放了总额高达30亿到40亿元的广告,甚至不乏有单独一家公司烧上4亿到5亿元人民币来打广告的例子。 如何变现?在线教育永恒的痛在资本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在线教育似乎真的迎来了蓬勃发展。但是在这种疯狂的背后,在线教育依然面对不少痛点,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难题,在线教育这颗“朝阳”可能永远不能迎来如日中天的那一刻。 1.线下教育的反攻 人类文明从诞生以来,就是依靠“言传身教”,来传承知识。可想而知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有多么顽固。在线教育想要打破这种惯性,并不简单。 即便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认为,在线教育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缺乏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学习环境。在他们看来,教育是人文的,人本的,是有温度的。即使是最冷冰冰的数理学科,也是在一来一回的沟通交流中,碰撞出了知识的火花。 硅谷的科技大佬们,却更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无科技私立学校”,远离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些硬件、软件。冰冷的屏幕,或许能在刷屏爆文中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但并不能改变大部分人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2.居高不下的营销获客成本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线教育公司在广告投放这件事上,几乎都是不惜血本的!只要你是家长,每到暑假、开学这种关键时刻,基本上你的朋友圈、抖音、头条、百度,就会被铺天盖地的在线教育广告占领。在学校门口发传单拉你扫码的,也不再是之前的线下培训班、夏令营,而是各种各样的网校、直播课、在线辅导班。 如何让敏感的家长到自己的平台报名,成了在线教育最花心思的一件事。据教育行业业内人士透露,线上教育的获客成本非常高,曾经某在线教育平台的获客成本达到过几万元,即使是经过优化之后,平均获客成本仍然在到元左右。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可以想见的是在线教育的获客成本一定只会涨不会跌,高昂的线上获客成本已经成为了在线教育企业最主要的成本之一。 3.永恒的盈利难题 正如大部分前两年风口遨游的项目一样,在线教育的盈利也是一个永恒的难题。根据腾讯《深网》报道,除了新东方在线和学而思网校等老牌教育机构,大多数在线教育公司都处在亏损状态,存在续费率低、获客成本高、烧钱快等特点让在线教育企业不得不依赖融资为生。 今年暑假,在线教育行业除了营销战打得火热之外,还有另外一大特点,就是大多数在线教育机构将产品模式押注在K12大班直播课上,原因就在于这种模式拥有良好的盈利前景,毛利可以达到50%-70%。此外,还有部分在线教育企业正在发展线下加盟店,原因也是线下市场更容易变现。 这个暑期刚刚过去一小半,但是暑期在线教育的竞争还没有结束,在线教育赛道的考验也还在继续。除了营销推广,他们还要面对课程质量、教学效果的大考。朝阳依然在泛着鱼肚白的天空中,等待着刺破黑暗、穿越云层的那一刻。 (图片来自网络,请作者与本号联系,以奉稿酬) 推荐阅读科技与恶的距离,只差一个“原谅宝”? 一根烟点翻王源偶像光环,是人设崩塌年?垃圾分类实施一周,不止生产段子,还蕴藏着无数商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xw/58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