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外语小学 庆祝建党周年系列活动 国旗下讲党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奋斗不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周,我们继续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上,与老师、同学们一起走进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故事里。 首先由六年级四班的杨嘉悦同学为我们带来了刘胡兰的故事。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四班的杨嘉悦,我演讲的题目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年,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接触到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而且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后来,刘胡兰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于年6月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而这一年,她年仅14岁。 年1月12日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年3月26日,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bi)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刘胡兰斩钉截铁的那句话“怕死就不当共产党”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15岁,正值青春年少,能够毫不惧怕死亡,心中始终想着人民,这种大无畏精神始终烙印在我们的心头。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随后,由党员刘翠琳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热烈庆祝建党周年之国旗下讲党史。 《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每周一的早上,在学校的操场上,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同学们面向国旗肃立行礼,这个周而复始的固定程式,已成为同学们心中不可缺少的仪式。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吗?上面五颗黄灿灿的星星又表示什么意思呢?还有国歌和国徽又是怎么诞生的呢?今天刘老师来和大家讲一讲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吧! 国旗的由来 年7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时任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秘书的曾联松看到了启事,心潮澎湃,他想,祖国新生,群策群力,我为何不能一试呢?于是,他借了圆规、买了彩色油光纸,凭借幼时酷爱书画的基础,在闷热的上海小阁楼里开始了图案设计。那段时间,下班后曾联松就把自己天天关在阁楼里画稿,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构思开始不是很顺利,废弃的图纸有一大堆。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上海解放时,大街小巷哼唱的革命歌曲:“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呦,他是人民大救星。”曾联松反复默念,突然找到了灵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当年红军帽上就有一颗红五星,用五角星这个革命的标志来作为国旗的主体,不是很有意义吗?经过反复推敲,他终于把带有五星的国旗画稿完成并寄出。 曾联松设计的图案由一颗大星引导,四颗小星环绕周围,像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图案色彩以红色为主,似满天红霞,象征革命;五角星为黄色,这不仅与红色相协调,像红霞一片,金光灿灿,而且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五颗金星的结合图形,大小呼应,疏密相间,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表示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毛主席看到设计稿后表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革命人民大团结。年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底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五星红旗表达了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众星拱北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的领导坚如磐石。 国徽的由来 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典徽记标识,华夏儿女心头的祖国标志象征,了解国徽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接下来,刘老师再给大家讲讲国徽的由来。 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全国广发征集国徽的启事,明确提出对国徽设计的要求是:一要有中国特征;二要有政权特征;三形式要庄严富丽。截至年8月20日,共收到国内外的国徽稿件件,图案幅,很多人都参与到了国徽的设计中,其中还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呢!周总理亲自主持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会议,最后决定采用清华大学设计的方案。年6月28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表决通过。国徽图案说明这样写道:“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我国庄严而美丽的国徽诞生了。年5月1日,天安门城楼正式悬挂上了一枚铜铝合金国徽。在五月阳光的映照下,这枚直径达2.4米的巨型国徽,庄严富丽,熠熠生辉。 国歌的由来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升国旗时还唱了国歌,她的原名叫《义勇军进行曲》。她是怎么诞生的呢?又是怎么成为国歌的呢?听刘老师继续给大家讲述国歌的故事。 年春,剧作家田汉决定创作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可惜他刚完成故事梗概和主题歌的歌词,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这时,好友夏衍接手将故事梗概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更主动要求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拿到歌词的聂耳以惊人的速度完成曲谱初稿。后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这首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怒吼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这也是聂耳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他都没有想到的是这首歌曲最后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年9月,在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上,马叙伦等人提出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许多委员表示赞成。有人建议,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当修改一下。但也有人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做修改。周总理说:“用原来的歌词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最终,毛主席拍板,歌词不改。从此,《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讨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写进宪法,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体代表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 对于中国人来说,《义勇军进行曲》最能唤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全国各族人民同唱这一首国歌,将不断激发出爱祖国、爱人民、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加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努力奋斗! 同学们,今天刘老师给大家讲述了我们国家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既要了解国旗、国徽、国歌诞生的知识,更要尊重国旗、国徽、唱好国歌,将爱国情怀体现在每一个实际行动上。同时还要从小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爱国之志,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为做党和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我校“热烈庆祝建党周年之国旗下讲党史”系列活动,以介绍党史知识、讲述红色故事等更具参与感的学习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从党史中汲取奋斗成才之力,思考民族复兴之任,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青春昂扬的姿态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撰稿:孙婉漉 图片:吴江燕 编辑:安楠 审核:张秀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rk/84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