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关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吐槽,一直以来都不绝于耳。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所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政策,无不令人为之一振。 来源 人民日报 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年10月21日,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方案出台,10月28日零点开始实施;年12月29日,山东省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放开知名专家诊察费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医院自己定,公立医疗机构价格管理权限下放至县;年1月23日,在北京市人代会上,市长王安顺直言,年内将启动医疗价格改革。一系列重大举措,似乎让大家看到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朝阳。 事实上,业界对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已经呼吁了十余载,至今才有所进展,可见其难。而今在各项政策下发后,该项改革中又将面临哪些难点与沟壑呢? (图:年11月3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针对医改召开发布会。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作为医改当中一项重要内容,引起媒体广泛 “一种服务的价格十几年未作调整,本身就是一种怪现象。”医院院长伍冀湘表示,定价不包含医务人员的工资,理由是政府已经承担了这部分费用。但这个理由越来越站不住脚。 “医务人员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绩效,而各级财政对医院的补偿只占总支出的很小一部分,甚至连员工的基本工资都难以保障。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医疗机构还是要依靠自身的收入。”伍冀湘。 医院收入20%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收入结构中,药品收入占到50%~55%,耗材占15%~20%,体现劳务技术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仅占20%左右。要想破除以药补医、以耗医院运营模式,就必须在破除原有“补医”基础上,加大对于医疗服务价格的体现,医院的正常运转将成为难题。 不仅如此,在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伟杭看来,如果原有加成部分全部由财政补贴,势必会造成药品使用比例高的医疗机构得到的补贴多,这相当于政府掏钱鼓励后进。相反,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再配合医保政策合理分担,让控费较好的医疗机构更多受益,医院提高技术能力、服务质量的导向机制,还可为医院和社会办医机构划出一条公平的起跑线。 政府医院收入5%~7%在全国政协委员、医院副院长徐勇看来,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是医患矛盾问题症结所在。加快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仅势在必行,更是深化医改的当务之急。 徐勇谈道,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政府年财政直接补助只占医院收入的5%~7%。大部分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耗材收入、各种检查仍占到总收入的绝大部分,直接导致了“以药补医”机制的负面影响没有得到遏制,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问题愈加突出。加上现代医学高新技术的应用也在推动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看病就医的个人负担比例居高不下。 取消以药养医谁来养医?院长:最担心财政补贴能否及时到位 在刘君看来,文件既然发出,说明已经经过了上层部门严格的论证,“但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补贴能否及时到位?随着国家全面取消以药补医,为医院大约损失了15%的药品加成收入,这部分空缺,需要财政补贴予以补全。虽然劳务价格提高,但相应的检查费用下降,这部分费用能否由劳务价格的提升进行补全还是个未知数。”
药品价格降下来了,但医疗服务价格的提升相对滞后,医院的收入,医院的正常运转,以及医务人员的待遇。“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同步进行,以保持收支平衡。”刘君道出了心中的担忧。 卫计委官员: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 山东的政策已经于年1月1日开始执行,刘君所反映的也仅是山东一地的问题,那么就全国总体而言,医疗服务价格方面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年12月4日,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服务成本与价格专业委员会年第三次学术年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樊挚敏表示,现有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体制不顺畅,没有发挥协同效益;二是成本核算基础差,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核算体系;三是医疗服务价格过低,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得不到体现,这是医院反应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我国部分省市的医疗服务价格十几年不调整。 “在当前医疗市场环境下,医疗机构还是依靠药品、耗材和检验检查获得较多收入,这种不合理的医药价格体系和结构,形成倒置的激励和分工机制,导致医疗服务行为的扭曲。”樊挚敏说。 政府少投1元医院多获4~5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之所以在呼吁了10多年后才终见朝阳,刘君认为第一是行政改革不到位,不放权。第二,更重要的是经济支撑力差。无论国家财政还是地方财政或是医保基金的水平,都不给力。想办好事,但力所不能及。 年,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郝模等人公布其所做的“我国医疗费用增长预测及治理研究”结果。研究发现,政府财政少投入1元钱,医院将不得不多获取4~5元医疗收入。郝模认为,这就是“浪费型补偿机制”,如果补偿机制不变,现有医改措施将事倍功半。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曾表示,当前的医疗服务价格远没有理顺。主要因素之一,是受到医疗机构的诊疗用药行为和医保基金的支付能力所限。下一步,改革将围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调放结合,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价格形成的机制。对于市场竞争充分、个性化需求强的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要及时放开价格,促进竞争,更好地满足百姓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医策 医院管理案例研究,致力于传播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和思想。 长按下方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得了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