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江苏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m.39.net/pf/a_4580330.html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初冬的沈阳虽万树凋零,寒风凛冽,但老沈阳的盛京古城内,依然不绝的文化韵味,如苍穹翠柏,枝繁叶茂。不管以何种方式,文化的传承从未被历史洪流所冲淡。

社会快速发展,生活几经变迁,文化却始终是这个古城的灵魂,哪怕成为少数经典,也会是这个时代跳动着的脉搏。

透过晨钟暮鼓,盛京古城的每个朝阳与夕阳,每个日出与日落,总是让人感觉有一种现代城市所不拥有的历史味道,让你不经意间神迷穿越,留下淡淡感怀。

怀远门的城墙下,穿过西顺城内街,这里曾经住过商贾侯臣,也住过平民百姓,在千石桥巷的角落里,几乎每个刚蒙蒙亮的清晨,总是从一间小房子的窗户里透出一缕灯光,一位清瘦的老人,已经完全沉浸在他的根雕世界里。在我们眼前,也许它们还是一堆木头和树根,在他的眼里,已然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了。他把自己的生命以他独有的感受传递给这些原生态的木料与树根,让它们重新拥有了生命。

这是一天中最静谧美好的时刻,这是一个艺术世界的平行空间;一位根雕大师物我合一的时空里,数十年,每一天,这一情景从未改变。房子的主人,不停创作着的东北汉子,就是东北根雕大师刘家鹏。

刘家鹏,笔名刘老根,男,年3月16日生人。中国根雕北派大师,家鹏根雕艺苑创始人。国家一级雕刻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授予世界文化和平大使,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最高奖山花奖,吉尼斯纪录保持者。

除非特殊情况,不然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刘家鹏都会从马官桥的家中,骑车前往皇城方城的怀远门,城墙下有他的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工作室,一个外表平淡无奇,屋内大千世界的小屋。所有的艺术构思,所有创造出的根雕艺术品,均诞生于此。

酷爱根雕艺术,痴迷根雕艺术的刘家鹏平日戏称,喜欢根雕的自己,仿佛也生了根,不喜欢外出,也不喜欢走动,除非出去选料或参加活动,平日一天不来此处都不舒服。一天24小时,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另一半时间在工作室,他的小屋。一半儿是生活,一半儿是创作,这就是刘家鹏的全部生活节奏。

“人家的鹏,是鹏程万里,我这个鹏,名字就注定了,留在家里的鸟儿,嘿嘿”。自称不善言辞,其实性格开朗的他这样自嘲。社会的高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飞快,每天总是感觉有忙不完的事情,时间也总是不够用。快节奏生活内容的繁杂,把时间也分割得七七八八。其实,艺术的成就也是需要时间来积累,艺术家也会牺牲掉常人的生活,来达到艺术上的追求。

刘家鹏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比常人拥有更少的生活时间,却比他人拥有更宽的艺术道路。

生于年的刘家鹏,可以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不可避免地会同共和国一起经历成长的过程,打上共和国发展的时代烙印。

建国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建设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使那个时代的人们拥有了超高的幸福指数,国贫,家穷,人们精神却富足。儿时的刘家鹏与同龄孩子一样,快乐而自由,对未来无限憧憬。渐渐的,家人发现,这个孩子除了爱玩儿,还喜欢画画,而且涉猎广泛,渐显天赋。

老家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牦牛营子的刘家鹏,其先辈与大部分的东北汉人一样,也来自山东。闯关东,是那个时代的记忆符号,也是清朝边疆战略调整后的中国移民史上的重大事件。

许许多多的家庭离开祖地,逃荒东北,为的是开荒拓土,让一代代人生存下去。土地,是中国千百年来农民骨子里追求的梦想,有土地就能生存已为人们打上基因的烙印。刘家鹏的爷爷是个小手艺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手艺养家糊口,并攒下了点积蓄,最大的愿望是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土地有了,粮食就会有,自己种不过来,就雇人帮种。一切都好像在往美好的生活转变。然而,时代改变了无数家庭的命运,地主家庭成分的划分也改变了刘家鹏的命运。

年少的刘家鹏在父亲的认可下,开始找一些老师学画画,且涉及广泛。中国画,油画,篆刻等都有了一些基础,但还是不能满足他内心想走专业道路的愿望。他想报考专业美术院校。然而命运却将残酷的现实,抛给了怀揣梦想的少年。他的家庭成分使他无缘专业美术院校。

更残酷的现实是,他也不能继续在城市生活了,必须去农村接受再教育。这一去就是14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经历,但从更长的人生经历往回看,这14年人生的磨炼与经历,恰恰丰富了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丰富了一个搞艺术创作的人的艺术视野和特质,也才会有如今的有独特艺术风格内涵的根雕艺术家刘家鹏。命运给了他在任何专业学校里都学不到的东西。

痴迷于美术的刘家鹏,在当农民的同时,丝毫也没有减少自己对美术的爱好和梦想。反而由于缺少专业化培训,怕自己有不足,更加努力的钻研和学习。功底与基础也就在这个时期锤炼而成。渐渐地也就在一定范围内小有了名气,并且有了一次黑色幽默式的经历。上面指派他一个政治任务,必须得完成。画一副3米高的巨幅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用地主家庭成分的人来画伟大领袖,在那个狂热的时代,如果说是一个讽刺的话,还不如说是一次心惊肉跳的经历。但,年轻气盛的刘家鹏把任务完成了,而且很出色。

时代里的人与国家,命运是紧紧相连的。政策的再一次转向,也再一次改变了刘家鹏的命运。他回城了。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大河奔流,波澜壮阔。他的人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由农民变成了工人。

人生的磨炼,会让人的内心变得宽阔。因命运的再一次改变,对生活的再一次渴望,让刘家鹏拥有了强大的生活激情与动力。艺术道路也迈上了更宽广的征途。乐观,向上,从容又不失激情的风格,渐渐形成于作品当中。当然,这种激情的形成,也离不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子女的爱,这些同样是他内心激情的原动力。

从工人到工段长,从工段长到车间主任,从车间主任到副厂长,工作的努力使他找到了人生价值。对艺术的追求更使他精神世界富足。

然而一次工作事故,使刘家鹏失去了半截手指。命运再一次改变了刘家鹏。

年,身体上的原因,加上内心始终无法扑灭的理想之火,让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做专业的雕塑家,把所有时间与精力,都放到钻研艺术与创作上,哪怕没有更多的收入养家。

从此,盛京古城的皇城根儿下,怀远门里,一个简陋的小屋内,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喜欢孤独的思考,喜欢忘我的发呆,喜欢一根根千姿百态的木头与树根,在他手里重新焕发生命,拥有灵魂。

人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其实,艺术家更来源于生活。大师从来不是学校里学出来的,而是生活里淬炼,艺术道路上的实践而来的。极致的艺术不仅仅来自于天分和努力,更来自于生活磨炼中的感悟,进而提取出艺术品的真正灵魂。真正的艺术家是不可复制的,因为他的生活不可复制。

刘家鹏和他的根雕艺术同样不可复制。

少年时期对艺术如饥似渴的汲取,青年时期对艺术的积累与自我完善,中年时期艺术爆发力的喷薄而出,到如今的艺术作品上的收放自如,可以涵盖刘家鹏的整个艺术风格与道路。进入老年生活的刘家鹏,性格上更加开朗而放松,并不失天真顽童一面,内心却坚定淡然,艺术上开始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不急不徐,信手拈来,时而奔放,时而粗犷,时而细腻,时而宁静。人物造型不时夸张,但始终能从表面上阅尽沧桑。面带笑容永远是他的人物造型特色主流,有些是笑中含泪,有些是泪中含笑,笑而非笑,人生大笑。作品人物那坚强刚毅的眼神直抵观赏者内心深处。作品的风格底色来源于他对生活生命的感悟。其他造型奇思妙想,给天然以再生,给物化以灵动,给人生注入情怀,给性格增添力量,给生命加入光辉,万事万物,皆有灵魂。

艺术总是能诠释生命。曾深深植根于古代东北大地的民俗与宗教萨满教就认为世界上各种物类都有灵魂,常赋予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动物以人格化的想象和神秘化的灵性。万物有灵魂,万物并相系。

艺术上自觉与不自觉形成的特色,让刘家鹏的艺术作品,在后期呈现上又多了一层充满类似宗教哲学般的神秘气息,这恰恰印证了生命生活,艺术与哲学密不可分的关系。

纵观刘家鹏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已达数千件。主要代表作品分为:根雕、根艺、根书、木雕四大类。

根雕:追求大气磅礴的效果,沉实而富有质感。表现作品内在的神韵,少加刀工,浑然天成。根雕代表作《昭君出塞》、《还我河山》、《济公》、《钟馗》、《太阳之子》、《寿星》等。

根艺:细腻委婉,恬静中追求诗意,天然成趣。根艺代表作品《玉兔盼嫦娥》、《酋长》、《龙笔挂》、《国宝》、《张果老倒骑驴》等。

根书:其根艺书法,堪称天下一绝,于根艺自然的形象中融入了中国传统书法的韵味,颇具独创性。根书代表作品《寿》、《忍》、《神》、《福禄寿》,《毛主席诗词十六字令三首》、《唐诗》、《虎王》、《普天同庆》等。

木雕:功底深厚,线条如行云流水,风格细腻写实。木雕代表作品巨型红木木雕《九龙关公》高3米66宽1米7重3吨,巨型红木木雕《笑佛》高2米4宽2米9重4吨。

年10月3日刘家鹏的根书作品《忍》、根书作品《普天同庆》被沈阳市文联列入首届文联收藏作品,巨型红木《九龙关公》在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荣获“山花奖”,在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根书《神》荣获民间工艺“银奖”,年10月根书作品《普天同庆》载入吉尼斯“天然树根之最”。

女儿眼中的好父亲,老伴儿眼中的好丈夫,孙辈眼中的好姥爷,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如今的刘家鹏,生活中最重要也最看中的是这几个主角。

艺术上让他感到值得骄傲的不是自己的作品成果,而是他的一个女儿已经继承了他的艺术衣钵。他的学生也已经成为名声在外的著名雕塑家,用他的话说是青出于蓝了,而且夸起自己的学生来笑逐颜开,滔滔不绝,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年8月,我和永利(李永利,青年雕塑家,刘家鹏学生)代表中国的民间艺术家,赴俄参加了‘国际斧头节’雕刻艺术大赛,拿回了最高奖项,这全靠永利的巧妙构思与创意,斧上有龙!太厉害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国争光了!”

俄罗斯托木斯克的“斧头节”有来自中国、法国、德国、芬兰、哈萨克斯坦等国以及俄罗斯本土14个地区的名大师级雕塑家,在一起切磋技艺,水平很高,竞争十分激烈。

他没有提,他是历年参赛年龄最大的选手(今年71岁)。他的雕刻技艺令在场的选手折服。

他没有提,由于与同样代表中国来自另一省份的雕塑家创作题材重合,他主动让出,与学生重新构思与创作,而大赛只有四天时间。

他没有提,主办方给他们的木料不合格,而又耽误了一整天时间。

他没有提,为了国家荣誉,他一个七旬老人为了赶作品而累瘫在现场。

他只是对中国艺术家获得世界认可,以及学生的出众表现而倍感自豪。

不善饮酒的家鹏老师,微醺之后,话语渐渐打开时而精辟。对于如何总结自己的艺术道路,他开始运用了诗一般的语言总结自身。我自幼酷爱艺术,刻刻画画,天真伴随梦想,天时难如愿,未达美院之梦。广阔天地十四载,辛勤汗水,孕育理想与未来。风风雨雨,如七色涂满人生画卷。似岩石里的苍根,无孔不入,曲折生长,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留下筋骨,予世间美之享受。

正像家鹏老师自己所说,他来源于这片黑土地,他的生活和经历也来源于这片黑土地,他的艺术创作必然也离不开这片黑土地。他的根雕木雕以黑土地的文化特色,人物风情为主调,突出表现出东北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人物,性格特色,用泥塑般的粗犷风格来表现木雕中的东北人与大地的关联特色,他用作品留下了这片土地的历史脉络,留下了这片土地民间文化的筋骨。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遍化龙。正是。

(文/采石)

附:刘家鹏主要作品及荣誉年鉴

年,根书作品《忍》,根书作品《普天同庆》被沈阳市文联收藏,《普天同庆》并于同年载入吉尼斯“天然树根”之最。根书作品《神》,获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民间工艺银奖。

巨型红木《九龙关公》,获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山花奖”优秀奖。

年,根书作品《虎王》,获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最高奖,“山花奖”银奖。

年,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家大词典》

年,国际中华艺术协会授予优秀中华艺术家称号。

年,中华艺术学会,国际中华艺术家协会授予《感动中国,民族艺术家》称号,颁发中华艺术家《国学金奖》

年,世界民间艺术家协会,香港特别行政区书法家协会授予《世界华表奖》荣誉称号。

年,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世界民间艺术家协会,颁发第一届亚太地区最高奖《金飞鹰奖》。

年,国际中华文艺家协会,中华艺术家协会颁发《迎奥运中华艺术家人物金奖》。

年,入选《世界民间文艺家大词典.中国卷》。

刘家鹏从事根雕艺术三十余年来,已有数千件作品问世,其中很多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国内被包括港澳台地区收藏家收藏。

国外包括韩国,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家收藏爱好者所收藏。

欢迎添加天人核依工作室,或长按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rk/81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