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多长时间能治愈 https://m-mip.39.net/pf/mipso_6185616.html 赵霖教授发表了题为《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的主题报告,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基本的生物学法则决定了食品工业是“天下第一产业”,也是人类的“朝阳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食品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年增长速度达15.7%,同年餐饮业产值达亿人民币,从业人员万人。年虽然有“非典”的影响,但食品工业仍以18.6%的速度增长。营养并非无本之木,其是依赖于食品产生的。因此可以描述为:食物好比是皮、营养则好比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过去物资短缺、食物单调,想吃的东西买不到,现在商品琳琅满目,许多人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应当怎么吃了。 法国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吃饭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然而人类通过漫长的历程才从“吃饱求生存”发展到懂得“吃好求健康”。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传统食疗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各民族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它形成发展的几千年中,浸透着祖先和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伟大民族的智慧。正如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所指出的:“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吃什么和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居首位、为15%,膳食营养因素的影响仅次于遗传、为13%,远高于医疗因素(仅8%)的作用。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居于首位的就是合理膳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寓医于食”的传统,食疗养生的理念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则是明代医药学巨匠李时珍对膳食营养的健康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 人类吃的食物不外乎以下五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第二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富含动物蛋白质的瘦肉、禽、蛋、鱼类等;第三类是富含植物蛋白质的豆类,以及乳类和乳制品;第四类是蔬菜、水果;第五类是油脂。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此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具抗氧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人体对不同的营养素需要量相差极大,蛋白质、脂肪每日需几十克,而微量元素硒、维生素B12每日仅需若干微克。 营养学家把每日需要量在1克以上的营养素称为宏量营养素,包括六大类40多种;将每日需要量从微克到毫克级的营养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称为微营养素。 不同食物的营养素成分不同,如米、面等以淀粉、即碳水化合物为主;牛奶、大豆、鸡蛋、瘦肉以蛋白质为主;水果、蔬菜则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间的千差万别要求我们想做到膳食平衡,营养全面,就一定要不挑食、不偏食。由于世界各国人口、生产力水平、生活习惯各异,特别是农畜产品、鱼类等食品生产数量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食物结构。如欧、美等国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为典型的素食结构;日本吸收东西方膳食的优点,植物与动物蛋白搭配比较合理,加之政府对膳食营养比例、食品构成、消费比重的重视,使日本人均预期寿命现在居世界前列。 我国目前恩格尔系数(食品类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已低于50%,初步进入了小康,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之一。我国传统膳食约70%的热量与67%的蛋白质来自占食物总量约60%~65%的主食、谷物等粮食。虽然钙等矿物质与铁、锌等微量元素供应不足,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相对短缺,但传统食物结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年17岁的男性青年比年同龄人身高增加4.3厘米,体重增加5.9千克。出生预期寿命也从建国初期的44.39岁上升到70岁以上。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食物消费也存在巨大差异——即:“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与富裕文明病并存”。全国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口没有彻底解决温饱,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因营养过剩、体力活动减少,肥胖群体迅速增加。年10月12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宣布的年8月~12月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约1.6亿人,比年增加多万。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全国共约万患者。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年的4.6%上升到6.4%。 年公布的统计报告称:有万20岁以上的中国人肥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和动脉硬化等“文明病”泛滥,肥胖已成为社会“公害”。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顺位已从50年代的麻疹、肺结核和老衰让位于现在的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其中心脏病的死亡率已超过日本。因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的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64%以上(全国每年约万人),占国民死因首位。糖尿病患病率年仅占全部人口的0.67%,年上升至3.21%,年北京等地区糖尿病患病率竟高达6%!营养偏颇的现代“文明病”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给中华民族敲响了警钟! 平衡、健康的膳食结构在东方、在中国。 1、平衡膳食理论——20世纪营养学的最大贡献。20世纪,营养学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平衡膳食的理论。所谓平衡膳食,就是强调由多种天然食物组成的膳食,可提供人体基本的营养需要,在支持正常发育、保持合适体重,预防营养不良的同时,减少同营养过剩相关疾病的发生。平衡膳食的理论特别强调要避免过量消费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中有潜在不良影响的食品与营养素。 由此不难看出,某些人用所谓“没有不平衡的膳食,只有不平衡的饮食习惯”来为垃圾食品“洋快餐”开脱是多么可笑和荒谬! 年,瑞典提出名为《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人民膳食的医学观点》的膳食指导原则,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议各国仿效。至今,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公布了各自的《膳食指南》。《膳食指南》是根据平衡膳食理论制订的饮食指导原则,是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的陈述性建议,目的在于优化饮食结构,减少与膳食失衡有关的疾病发生。我国政府于年首次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年4月,再次发布了修改后的新的膳食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三、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六、吃清淡少盐膳食;七、饮酒要适量;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重庆市政府提出的“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的口号,在一定意义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膳食平衡的思想。 2、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地中海式饮食”生活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居民心脏病发病率很低,是世界上长寿地区之一。研究这一现象给人们不少启示。 大量调查分析发现这与该地区的饮食结构——“地中海式饮食”有关。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地中海式饮食”,即含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的食品,有丰富的蔬菜和水果,还配有开胃食品,其中有味道浓厚的草药调料,当地的西红柿酱和鱼子酱中就有这样的调料,肉则很少吃。总之,淀粉类食品和菜糊状调料,加上大量绿叶蔬菜、新鲜水果就是典型的地中海式饮食结构。古籍介绍古希腊人能制作56种面包,面包也是古罗马人的主食。希波克拉底在她的著作中记述全麦面包有通便、轻泻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膳食纤维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是戊聚糖,小麦麸就富含此成分。膳食纤维对预防便秘及结肠癌有良好的效果,著名学者苏格拉底就曾谈到大麦、小麦饼、蘸盐面包,橄榄油,奶酪,洋葱及蔬菜。一首拉丁语的诗歌描述了当时农民的饮食:包括鱼、大蒜、面包以及欧芹、芸香等蔬菜烹制的菜糊状调料。简而言之,“地中海式饮食”的食谱就是全麦面包和味道浓厚的菜糊——其可能是现代调味品的起源。古地中海国家的饮食中肉很少,因为当时的肉很昂贵,他们吃的是羊奶酪。营养学家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分析,认为地中海式饮食是最有利于健康的。意大利人的冠心病发病率之低在西欧很突出,这同他们喜欢食用含高质量蛋白质的硬小麦制作的面包和通心粉,进食鸡蛋、蔬菜、水果、乳酪、火腿,外加西红柿酱和绿叶蔬菜等是有密切联系的。地中海人常饮用干红葡萄酒,其中含有人们所熟悉的阿司匹林的基础成分——水杨酸。红葡萄酒中水杨酸的含量比白葡萄酒几乎高1倍,长期适量饮用干红葡萄酒等于服用了小剂量阿司匹林;众所周知,低剂量阿司匹林有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的功效。此外,葡萄皮含的白藜芦醇,也是具有潜在抗癌功能的物质。在红、绿葡萄中均含有此物质,但红葡萄中含量更高。野菜马齿苋也是地中海人餐桌上的一道“风景”,他们将马齿苋调入蔬菜色拉中食用。马齿苋含丰富的ω-3脂肪酸,该单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体内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生成,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并使血栓素A2(强烈的血管收缩剂和血小板凝结剂)减少;血液黏度下降防止了血小板聚集、减少了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的形成,对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功不可没。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对马齿苋有许多记载:《本草纲目》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长寿菜”。 围绕食物指南构图的争论一度十分激烈,年秋,这张图形公布后立即遭到美国肉制品和奶制品商的猛烈批评,认为其不符合西方居民的生活需求,美国农业部长马迪根的主张受到了全方位的抨击。此后,在耗费了86万美元、完成了进一步的科学验证后,才证实了食物指南金字塔的设计是科学的。 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底层为植物性食物,包括面包、麦片、米、面食等,意味着主要的营养供应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大部分热能取自碳水化合物。在食物指南金字塔中粮食的比例最高,每人每日需6~11份(每份即指面包一片或粮谷类熟食28.35克);金字塔自下而上第二层中蔬菜、水果平分秋色,蔬菜每日需3~5份(一份指半碗熟白菜、一小碟西兰花或一杯生菜沙拉、或3/4杯菜汁),水果2~4份(一份指3/4杯果汁、1/2杯罐头水果或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一根香蕉或一只桔子),其是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适量摄入蔬菜水果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心脏病,摄取量根据高限制定;倒数第三层是鱼、肉、禽、蛋和奶类各半,后者每日食用2~3份(一份奶类食品指一杯牛奶、一杯酸奶或14克左右的奶酪);鱼、肉、禽、蛋和核桃、花生、大豆类等食物每日共需2~3份(一份相当于28~36克肉、禽、鱼,或1/2杯已做熟的干豆类,一个鸡蛋或两勺花生酱);顶层是油、盐、糖,这些食物没有规定摄入量,是为了告诫大家食用它们要有限制,以避免潜在的危害。美国食物指南金字塔中,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较西方传统饮食显著减少。明眼人不难看出,美国推行的“食物指南金字塔”实质上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膳食结构的翻版。 5年1月美国农业部又推出了的标题是“走向健康的一步”的、新的“饮食指南”。修改后的食物指南金字塔要点是“强调要吃得适度、不过分,同时要运动”。 来源《百家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rk/75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