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社区报

最贴近百姓的报纸

从年1月和平解放至今,北京市经历了70年的发展变化,辖区面积由平方公里扩大到1.64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从万增长到年底的.2万。区县建制最多时为年初的32个,最少时为年至年的13个,目前全市共有16个区。透过这些行政区划调整变更,北京时代变迁和城市发展的脉络有据可循。

北京进入“无县时代”

县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在北京已成为历史。

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准北京市调整行政区划,密云、延庆两县撤县设区。同年12月,撤县设区各项工作完成。至此,北京实现“无县化”,北京也成了我国第一个告别县治时代的直辖市。

说到行政区划,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办公室主任李绍纯用“有意思”来形容这一工作。从事区划管理工作10余年之久的李绍纯,见证了6个县改区、多个街道(乡镇)调整到多个的历程。他说,行政区划工作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工作,深深植入经济社会历史脉络中,体现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行政区划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适时适度地对行政区划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调整,既是党和政府履行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职能的需要,也是提高和检验执政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方面。

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个城市的发展总是建立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年至今,北京市的区县以上行政区划先后有过20多次较大的变更。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政权、适应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原市区范围内行政建制变动频繁,同时不断扩大市域范围,至年外围市域才得以划定。”李绍纯介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市在年才正式形成。同年10月,国务院批准将原属河北省的平谷、密云、怀柔、延庆4个县划归北京市管辖。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顺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挥首都服务功能,北京市有步骤地开展了撤县设区工作。现在的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等区都是从县演变而来。密云和延庆撤县设区后,以前常说的“16区县”成为“16区”。

政府迁址不简单

房山区是行政区划调整较大的区。年11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房山县和燕山区建制,合并设立房山区,区政府设在房山城关西大街。年,房山区成立了燕山办事处,对燕山辖区行使行政管理职权。

因燕山地区大部分区域为燕山石化工业区,为了安全,工业区和生活区需要分开,也为了给企业腾出发展空间,需要重新规划燕山地区的生活区,一个新的街道就此成立。这就是目前北京市面积最小的街道——星城街道办事处。

年8月,房山区成立星城街道办事处筹备组。重新规划后,房山区城关以东阎村镇地区作为燕山地区的生活区,经市政府批准于年在该区域成立星城街道办事处。“生活区离工作区有十多里的路程,每天浩浩荡荡的班车行驶在上下班的路上,成为地区一景。”北京市民政局原副局长张桂兴回忆,“新街道的命名是我提议的,与房山区共同商定,最后定为‘星城’。星城取谐音,有新城、新起点的意思,还有寄望燕山人,能像星星一样闪耀之意。”

年,房山区政府又向北京市政府提出“区政府迁至良乡”的申请。一级政府迁址远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有支持也有反对。支持一方认为迁址后离市政府近,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反对的则认为,迁址良乡就意味着远离房山城中心,到了边缘地区。

房山区政府到底能不能迁至良乡?市民政局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张桂兴回忆:“除了走访、听取各方意见,我们做了良乡地区的地下水储备、青城水库大坝安全、是否处于地震带等九个方面的专业论证,后来我们向市政府建议房山区政府迁址良乡,并向国务院做了报告。”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房山区政府迁至良乡政通路1号。

继房山区政府迁址后,经国务院批准,年1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驻地由东城区正义路2号迁至位于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此次迁址代表着东城区正义路2号这个新中国成立后,拥有70年历史的北京市政府办公地址在这一刻定格。

步子、尺子量出边界线

踏遍青山人未老,勘定边界功长留。

从年6月开始,北京开展了全面的勘界工作,经过核定法定线、法定习惯线、解决争议线的艰苦过程,到年底,北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的2条省界和40条区县界以及几百条街道(乡镇)界全面贯通。这是我国自秦朝建立郡县制以来,首次勘定界线,用法律形式将边界确定下来。

“以前我国行政区划界线,习惯线占绝大部分。当时,我们的工作是通过实地勘测、走访、协商,把边界线从原来的习惯线变成法定线。”在李绍纯心里,边界图是最美的图画。

勘界工作是个细致活儿。除了准备繁琐复杂的材料,还要深入到实地调研。对每一名工作人员来说,勘界走的是未走的路,爬的是未爬的山。有的界线在山脊处,镰刀、水壶、干馒头加盐炒的花生米往往是大家上山勘界的“标配”。因为没有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刮破衣服,磨破鞋子,跌倒划破了皮肉,都是“家常便饭”。为详细记录边界的每一处,时任通州区勘界办副主任的张汉章,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走遍了通州区相邻河北省和市内其他区县边界地区,光鞋子就磨坏了3双。

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勘界谈判前,往往是通宵达旦的工作,跪着核图、绘图成了“标配”姿势。“界线是步子和尺子量出来的。我标图,我就要负责任。现在多辛苦些,免得欠下一笔历史账。”作为勘界骨干成员,李绍纯亲历其中。旺盛的革命斗志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但解决争议线是棘手的,往往白天现场勘察,晚上双方协商,一天下来,身心俱疲。“在勘定京津冀三交点时赶上一条沟,交点是设在沟上,还是在沟底下,三地工作人员争得不可开交,晚上关门睡觉谁都不理谁,第二天又坐在谈判桌上接着谈。”

而这样的协商会议,作为北京市主谈判人的张桂兴不知参加了多少次。“边界争议涉及到资源之争,像旅游景点古崖居、司马台,尽管北京和河北对权属问题有很多争议,最终双方还是通过多磨合、勤协商,妥善解决了边界争议。”回忆过往,张桂兴直言,能参加这一史无前例的工作非常幸运。

本市将优化调整街道规模

70年来,北京街道(乡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也较为频繁。

北京城市街道建制最多时为年以街政府为基础改造设立的个公安派出所,最少时为年以街道办事处为基础设立的48个城市人民公社,目前全市有个街道办事处。乡镇建制最多时为年的个,最少时为年以乡镇为基础设立的56个人民公社,目前为个乡镇,其中38个乡(含5个民族乡)、个镇。全市街道(乡镇)建制总数为个。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本市街道办事处的规模差异较大。最大的街道辖区面积达81平方公里,最小的街道辖区面积为0.8平方公里,特别是在中心城区,集中了多个辖区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的微型街道。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规模过小的,可能会浪费行政资源,规模太大的街道可能又管不过来。从城市精细化管理角度来说,得管得住、管得好,所以要优化调整街道规模设置。

根据今年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本市将调整街道设立标准,统筹考虑人口规模密度、地域面积、人文历史、街区功能、居民认同等因素,优化街道行政区划设置。包括调整街道界线,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跨界地区规范管理。

未来几年,北京市将着力优化街道、乡镇行政区划设置,推动地区办事处向街道办事处转制,使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充分发挥行政区划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基层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

本报记者张美荣

编辑:王晓霞

北京社区报

最贴近百姓的报纸

24小时新闻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rk/57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