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街道工业的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聚了许多工业元素,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坊,层出不穷的能工巧匠,对后世工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手工作坊 从曹巷西堆房出土盐田遗址发现,朝阳地区制盐的历史达千年以上。据传,汉代本地就有人用海水在锅灶里煮盐,唐以后才出现晒盐,所以解放前仍有人称盐工为“灶民”或“灶户”。造船、造风车的木工,造房、勒石的石工等,遍及于民间,据传尹宋马氏先祖马侍封,心灵手巧,木工手艺精湛,唐开元年间,曾奉旨赴京为皇室修造御驾。从张庄古窑遗址发现,明代以后,本地就有自烧砖瓦、建造房屋的工匠。清中后期至民国年间,朝阳境内槽坊制酒、烟草制烟、牲口磨面、碾稻制米、打家具、造农具、做衣服、制挂面、炸馓肘、做豆腐等手工作坊,星罗棋布,盛极一时。但受历史的局限,虽未形成产业,但对后来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盐煮灶场 解放以后,朝阳的工业生产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突破和成熟五个阶段。 所谓萌芽,是指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因解放时朝阳只有两台铁匠炉打制小农具,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于年由六个铁匠组成“合作组”,后发展为20人的“铁业生产合作社”,年更名为“新海连市云台农机厂”,朝阳第一家工厂就这样诞生了。随后,朝阳的采石场、食品厂、中药厂、畜牧厂、酿酒厂、粮食加工厂等也相继建成。 起步阶段从年开始,在原农机厂的基础上成立了“连云港市朝阳农具生产合作社”,6月,又在合作社基础上重新组建“连云港市朝阳农具厂”,年初,农具厂更名为“连云港市朝阳机械厂”,并自行研制了jcw--46b型炊事多用机,获省“四新产品”展览会二等奖,炊事多用机热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深受用户欢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还有客户寻购。到年,朝阳工业总产值达.88万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生产合作社 发展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年到年,十年间,朝阳的工业发展呈现出万紫千红、遍地开花的局面。工业产值由80年的.88万元猛增到年的.23万元,工业企业发展到63家(其中村办企业38家),工业产品36种,职工人。 朝阳工业的突破,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激励,朝阳工业的发展登上新的台阶,到年,工业产值达10.41亿元,完成利税万元。其间突出的亮点是外向型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外贸出口额近万元。 伍江数码 进入二十一世纪,朝阳工业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成熟状态。朝阳工业的发展,使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THEEND- 赞赏 长按北京白殿疯病医院治白癜风的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