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村,考古人员发掘了一处史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遗址出土一个圆形祭台,以及大量泥塑人像残块,可以判定此处是先民用于祭祀活动的场所;据专家考证,牛河梁遗址的年代属于内蒙赤峰出现的红山文化,距今约~年;遗址中出土了一尊陶制女性头像,和真人一般大小,高颧骨,浅眼窝,低鼻梁,薄嘴唇,面涂红彩;最引人注目的是,头像的两个眼珠碧绿碧绿的,晶莹剔透,仿佛能看透世间的一切;这尊女性头像是干什么用的?专家称,它的发现意义非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牛河梁遗址中出土的陶制女性头像震惊了所有人:原始人竟然有如此高超的制陶技术;他们是如何制作得如此逼真呢?专家研究发现,头像竟然是采用徒手捏塑而成!综合对以往考古经验表明,最早的陶器皆为捏制而成,很少凭借其他工具;在史前陶器的繁荣期里,捏塑经常与像生器物密切地联系到一起;即模仿人、动物或人造物的造型;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像生陶器艺术水平都很高,几乎每一件史前陶器都相貌逼真,活灵活现;体现出原始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此外,捏塑也成为雕塑艺术的源头之一。

这尊女性头像最神奇的部分要属眼珠;当时头像出土的时候,其眼珠仿佛有神,正盯着发掘者;经专家鉴定,它们是用晶莹碧绿圆玉片制成,然后镶嵌到眼睛里;这尊头像是陶器镶嵌技艺的先例;到了公元前年的马家窑文化时期,以骨珠镶嵌陶器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而公元前年的齐家文化时期,又出现了镶嵌以绿松石、玉做成的片状物的陶器;这些镶嵌的玉器作为装饰之用;通过较为贵重的物质材料的附加提升器具的独特性;反映出史前人装饰意识的成熟和完善。

原始人制造这尊和真人一模一样大小的女性头像,是干什么用的呢?不像是日常生活的用品,更不像是装饰用品;由于在遗址还出土了一个圆形祭台;专家推测,女性头像是作为祭祀之用,而且从出土的陶器残片来看,这尊头像本来是应该有身体的;专家对遗址进一步发掘,发现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分布着大规模红山文化遗迹;出土了一批泥塑禽兽残块;牛河梁一带黄土发育,地理环境优越;

专家发现有一些黄土烧制的土块,上面有彩绘图案;彩绘是以带彩色的料涂绘制,通过画的方法表现装饰图案的工艺形式;看来原始人已经懂得用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周围还发现有十几座石头垒起的墓葬,以及大型的土台建筑;经过研究分析,这里应该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广场,和一座祭祀用的庙宇,涂有彩绘图案的土块正是庙室建筑构件;出土的碧绿眼珠女性头像应该是当时人们供奉的神灵。

专家还原当时的情景:女神庙高高在上,处在广场平台中心,十几个积石大冢环列周围;远处大山峰与之交相辉映,形成祭祀建筑群;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女神像经过现代科技手段还原之后,非常具有蒙古人的特点,有专家认为,她是女娲形象的象征。

由于牛河梁遗址属于红山文化,所以出土的陶制女性头像定名为红山文化女神像;它的发现意义非凡,揭示出距今年前的人类社会已经掌握了非常高的制陶技术;女神像眼睛的镶嵌手法,在国内考古史上,同时期文化遗址中,还是首次发现。

【参考资料:《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牛河梁遗址》《中国考古》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rk/133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