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6/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朝阳区接连入选“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以下简称“两区”),“两区建设”成为朝阳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点工作方面,“智慧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系统时下热词,也在持续影响朝阳区教育的发展方向。据悉,“十四五”期间,朝阳区教育系统将通过“两区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无缝融合,建设涵盖智慧教育环境、三层智慧课堂、智慧测评、智慧研修、智慧大脑、未来智慧学校的六智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让学校真正走向“智慧教育”。

图片来源:北京朝阳APP

朝阳各校探索智慧教育,区域特色亮点频出

“课文上说‘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我对车盖和盘盂没有概念,请老师帮我们推送一下。”在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的语文课上,学生们围绕《两小儿辩日》这一课程内容,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向每个学习小组推送了“车盖”和“盘盂”的造型及用途介绍,孩子们又通过手中的移动终端,把自己对课文的注释投屏到电子黑板上,利用信息化技术,学生们充分参与互动,整个课程节奏紧凑又不失重点,学生们更是学的津津有味。

“现如今,教育信息化已成大势所趋,交互工具的使用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利用交互工具,为学生营造主动思考、交流互动、解决问题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学习的能力。”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校长王薏表示。

正如王薏所言,“智慧教育”在朝阳区教育系统内早已不是新词汇,智能设备的课堂实践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近年来,朝阳区多所学校尝试信息化教学,开设VR互动课堂、电子书包等,在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持续探索,特色亮点频出。

在朝阳区实验小学,年疫情期间老师们积极备课,录制并上线了各学科“V课”,朝阳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近万名学生共享“V课”资源,学生们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丰富学习形式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据悉,早在年,朝阳区实验小学便率先在朝阳区开展了网络互动教学探索,建立并完善校园网络,开展“电子书包PAD”课程实验。年底北京市首个5G网络下VR教学服务项目也在朝阳区实验小学投入使用,学生们戴上VR眼镜,借助5G网络及VR移动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虚拟化学习场景。

在白家庄小学,基于该集团校多址办学、散点分布的特点,学校依托于实体班级,面向老师、学生、家长打造了实名制的“班级圈”——每月自动生成“班级图片墙”,聚焦班级热门动态,营造“赶、比、超”、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氛围,该平台汇聚了备课资源、课堂实录、作业任务、错题分享、微课视频等各类教学动态,贯穿课前、课中、课后。“通过‘班级圈’,我们有效将课堂延伸至了家庭。以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端应用的模式,同时建立起集家校沟通、移动办公、校园管理的一站式校园应用服务平台。”白家庄小学校长祖雪媛说道。

在陈经纶中学,自年以来,学校历经多年的建设,构建起了“经纶教育云平台”——包括办公、课改、学习、生活、活动、交流六大功能平台,为该校的办公、教学、科研、管理与决策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校园数字化’是陈经纶中学‘五化’办学目标之一,目前,在‘经纶教育云平台’支撑下,我们构建了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角色应用空间,形成了‘一网+多端(PCWeb端、PC客户端、移动终端APP、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rk/128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