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个人介绍

姜小莉,女,年8月生,江苏句容人,现为常州日报要闻一部记者。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涉外文秘专业,大专,后考第二本科学历。

毕业后在其他行业从事了一年多的办公室宣传工作;年底,她借常州日报社招聘校对的机会加入了常州日报社。自此,在报社一干就是20多年,干过校对也干过编辑、记者,跑过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等多个部门。

年参与的作品《“三块地”》系列报道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系列报道类二等奖,是在全国地市级报纸中,这个类别中唯一获奖的。

01

再忙,也不能乱了心里的方寸

您参与的作品《“三块地”》系列报道曾获得过中国新闻奖,当初是怎么想到做这个选题的?

姜小莉

这是一个改革浪潮汹涌澎湃的年代,但是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反映改革的深度报道?

年底,我们在武进区采访时得知,该区是全国“三块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作为地方新闻媒体,也要能站到天安门城楼上看中国、看事物。凭着对新闻的敏感性,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新闻题材。

能回忆一下该作品的创作经历吗?

姜小莉

最初,我们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的情况,足以形成一篇字左右的通讯。但是,我们感到,必须要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现场去,才能真正把这篇文章写深、写活、写透。

姜小莉在农村采访(受访者供图)

要准确把握这个题材,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为此,我们和同事反复学习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改革文件和政策条文,并且学习多个领域的有关知识。

这次采访,从开始到结束,前后经历8个多月。我采访的对象超过了人次,记录的内容分布在3本采访本上。采写过程中,大量的素材被淘汰、被刷新,淘汰素材大大超过见报内容。

记得我们的初稿是年9月29日拿出来的。那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紧挨,连休8天。8天中,总编辑和编辑为了这组稿件工作了7天。他们从业都已经几十年了,但是,还从来没有碰到过难度这么大的稿件。他们各司其职,一边修改,一边让我们补充、查询、核实。每天下班回家后,他们还要思考有关问题。一旦想到什么,就立即记在小纸片上,第二天带着那张小纸片来上班。那些小纸片,一共有32张。

32张小纸片(受访者供图)

最后,报社组成了一个14人的审稿小组。按照单篇计,3篇稿件一共修改了一百几十遍。

《“三块地”》系列报道,让我们这个团队经受了极大的锻炼。在这个大团队中,我们一点一点成长。这样工作,说不苦不累是假的,但是,我们心里是甜的、精神上是充实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坚持,近年来我们才有了一批高质量的报道。当然,获奖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高质量办好报纸。

做记者,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再忙,也不能乱了心里的方寸。把新闻真正做好,就是我们心里的方寸。因为,这一块阵地上的得失,不是一般的得失!

02

就是不断地学习

您还记得您第一次的采访经历吗?

姜小莉

我第一次独立采访的时候,是哭着回来的。我第一次跑的条线是公检法,当时是公安,要到公安局去对接。

我跟公安局的人说,我是常州日报的。人家说你在凳子上面坐一会儿吧。我那个时候才20多岁,大学毕业才一年多,也不知道怎么跟别人打交道。我想着别人忙,那我就不去打扰。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是冬天,我在那坐了一两个小时都没有人理我。后来他们都去开会了,我就一个人悄悄地走了。

当时我觉得做记者怎么这么难,不要说是采访了,连第一次到条线上去对接都不算成功,这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呢?当时一出公安局的门,我眼泪就下来了。回报社之后,我跟我们的主任说了这个事,我说我可能不太适合当记者。

我们领导就跟我说,当记者首先要学会跟别人打交道,你要在跟别人的深入交流中学会沟通的技巧,一定要张开嘴说话。其次才是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其他能力。

他也跟我说这个社会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很温柔公正的,你有可能会遇到冷眼,甚至也会遇到故意刁难,以后你会在记者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你要想办法去解决。

那次公安局对接失败之后,公安局的人也跟我打招呼了,他们不是故意冷落,只是因为忙忘了。但是第一次去采访就坐了一个冷板凳,什么内容都没有采访到,这对我的打击挺大的。

所以后来我就不断地向我们单位的那些老记者去学习,有的时候还跟着他们去采访,这样各方面的能力才渐渐提高了。这也应该是踏入社会教给我的第一课吧。

您一开始跑的是公检法条线,后来又做过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等,不同条线转换应该要学习很多东西吧?

姜小莉

对,我一开始是从校对转到记者。校对的工作只要跟文字打交道,找出文字里面的差错标点,保证文字不出错就行。但是做记者是不仅跟文字打交道,更要跟人打交道。这其实也不难,就是要不断地学习。

我最开始是跑公安条线,也有过一些比较惊心动魄的经历,比如劝服一名被欠工资想要跳楼的工人,抓贩毒、吸毒的人,解救被迫卖淫的小女孩。

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受访者供图)

这样的事情挺多的,经常半夜三更陪着公安局的人去抓人,去伏击。抓到的那些杀人犯,听上去是穷凶极恶的,但是当你真正看到他的时候,是不觉得他是多么凶的。

我记得有一次有个杀人犯,他只同意和我交谈,其他人他都不谈,我也感到挺奇怪的。后来我想,这可能也是因为我在这么多年里学会了沟通交流,也很尊重受访者们。我采访过书记、市长甚至更高级别的,也采访过最底层的人员。我在采访中,不管对方是谁,我都以采访对象平等对待。我觉得他们只是我的一个采访对象而已,所以我的受访者们也许也能感觉到我对他们的尊重吧。

03

我们都在转型

现在都在谈媒体融合创新、传统媒体转型,那您的单位常州日报社有没有做过转型的尝试或者探索?

姜小莉

常州日报是传统纸质媒体,在电子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也在不断转型。这几年,经历的最直接的痛就是广告下滑,读者群减少,这也逼得我们不得不向融媒体转型。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探索全媒体。除了报纸,还要做网站、手机报、自己的app、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ms/51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