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5/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1020/y9i9w58.html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学期,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初中和小学的教师参与率均超过98%,课后服务小学生接受率为93%,初中生接受率已达98.1%。

“‘双减’的关键在校内,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才能让‘双减’真正落地。”朝阳区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朝阳区以课后服务这个小切口,力求推动区域‘双减’大改革。”

坚持需求导向,精准落实供给侧改革

在朝阳区政府部门的全面统筹指导下,今年6月,朝阳区面向全区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共计5万余人进行了大调研。调研内容涉及学生课业负担、家庭教育经济负担等多方面的综合情况。9月开学初,课题组又走访了区内15个学区的各类典型学校68所,就课后服务进行专项调研。对服务内容设置、学生参与率、校外资源引入等情况进行了数据搜集和分析研究。

课后服务是当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朝阳区课后服务从一开始就明确了需求导向。即在摸清“双减”工作底数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接送情况和发展需求,编制可选择的服务“菜单”,提供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课后服务。

立足调研数据,新学期,朝阳区课后服务实现了“4个全覆盖”,即周一至周五全覆盖、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和所有学科全覆盖。

针对学生不同需求,在课后服务内容设计上,朝阳区坚持育人导向,实现“4个突出”,即突出校内课业辅导、突出校内作业完成、突出体育锻炼、突出劳动教育。既安排各学科优秀骨干教师打破班级、年级界限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课业辅导,也利用课后宝贵时间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劳动品质。

朝阳区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说,朝阳区学校体量大、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数量多、教育发展快,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朝阳区通过“3个引入”丰富课后服务资源,即:引入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教辅中心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艺术、体育等综合素质拓展活动;引入跨校优秀教师力量,借助“双师”课堂、教师跨校流动、课程资源共享等,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入社会资源,用好文化艺术场馆、体育场馆、科技馆等,以“走出校园”“走进校园”等形式,开展多样态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课后服务内涵。

坚持目标导向,完善校内“双减”系统

启动“双减”之初,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面对“双减”,部分家长认为,“双减”减轻了家长辅导孩子的压力,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发展兴趣爱好,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业和评价制度感到忧虑。

为了消除家长的疑虑,朝阳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实施“5项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即提升课程管理、教学管理、作业管控、课后服务、家校沟通等5项能力,完善校内外协同育人格局,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

现在,陈经纶中学分校在做好每天课后服务的基础上,于每周四下午开设特色专长课程;和平街第一中学的6个校区本学期共开设校本课程门,从每周两次增加到每天都开。

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负责人介绍,推进“双减”工作以来,学校重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ms/128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