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北方地区正月里,踩高跷、扭秧歌、拜大年成为习俗延续至今。 辽宁朝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的秧歌在辽西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正月里,当地农民都会自发组成秧歌队,走村串巷进行高跷秧歌表演。 历经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喀左县高跷秧歌逐步形成了“美、俏、哏、逗”等艺术特点,颇具古风。元宵节前后,喀左县城都要进行传统的秧歌汇演。 东北秧歌分为地秧歌和高跷秧歌,地秧歌就是普通秧歌,高跷秧歌也称踩高跷。 年2月23日拍摄的背阁表演 背阁,即在成年人的肩背上,根据平衡力学原理,运用铁支架、人物、道具,通过绑扎、伪装、美化造型而塑造出来的一组组艺术情节。 背阁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上层表演者称为“上装”(也叫阁婴),由3岁到8岁的男女儿童扮演。 年2月23日拍摄的旱船表演 年2月21日拍摄的高跷秧歌表演 年2月23日拍摄的高跷秧歌表演 年2月23日拍摄的秧歌表演 年2月21日拍摄的秧歌表演 年2月11日拍摄的舞狮表演 年2月17日,喀左县东哨镇卧龙泉村的秧歌角在化妆 年2月17日,喀左县东哨镇卧龙泉村的秧歌在撒灯 年2月17日在喀左东哨镇卧龙泉村拍摄秧歌“打院场”时的情景 年2月17日在喀左县东哨镇卧龙泉村拍摄的秧歌在“打院场” 年2月17日拍摄的撒龙灯的场面 年2月17日,喀左县东哨镇卧龙泉村秧歌在拜庙起灯 在喀左地区,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一直有撒龙灯的民俗,撒龙灯已在当地流传了余年。 天黑时,秧歌在土地庙起灯,撒龙灯由村里稳重、熟悉民俗的人担任。 秧歌会起灯后,秧歌逐家挨户打院场,送去春的问候。 “龙灯”是用玉米棒砸碎成长约一公分左右的颗粒状大小,并用柴油搅拌。 在撒灯时,两个拨灯的师傅用两个铁把勺子装上制好的龙灯并点燃,两盏灯在象征着龙的眼睛,秧歌会就是一条龙,祝福祖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年2月21日,在喀左县老爷庙镇一家秧歌会馆里,几个化好妆的孩子在玩耍 年2月23日在喀左县拍摄的秧歌汇演 年2月21日在喀左县拍摄的秧歌汇演 本期特别推荐 吕福军,自幼爱好传统中医国学,并致力于用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努力钻研传统中医学。 近年来,吕福军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蒙医学的特点,将中蒙医的疗法融合,通过自己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使得中医治疗技法日益精进,并在中草药、火针、刺穴等有了一定的行医理论和造诣。 中医诊所位于辽宁喀左城区 摄影白铁军 撰文白铁军 编辑白铁军马隽曹利国 本版图片拍摄于辽宁喀左 图文均为作者原创,如有转载,须经授权,并按原图文标注,禁止改变原创风格,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聚焦美丽生活,升华人生真谛,传播正能量,在奋发中,挥洒激情……
视觉朝阳是以宣传大美朝阳为己任,以展示家乡建设为着力点,讴歌朝阳人民的新生活、新面貌、新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上掀起“爱家乡、爱朝阳”的风气,助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朝阳建设。 视觉朝阳以聚人心、凝力量,树正气为行动口号,用真实、客观的摄影语言描绘绚丽多彩的朝阳,展示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朝阳。 赞赏 长按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白癜风治疗花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