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医院30强排行榜出炉!

年3月25日,医院管理研究中心重磅发布“医院竞争力·医院(各省)30强”排行榜。

榜单按中国行政区域划分标准,全国可分为七大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从区域竞争力、省域竞争力、竞争力要素、城市分布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医院,医院,排出24个医院前30强。

东北区-届黑龙江医院30强

东北区-吉林医院30强

东北区-辽宁医院30强

华北区-河北医院30强

华北区-山西医院30强

华东区-安徽医院30强

华东区-福建医院30强

华东区-江苏医院30强

华东区-江西医院30强

华东区-山东医院30强

华东区-浙江医院30强

华中区-河南医院30强

华中区-湖北医院30强

华中区-湖南医院30强

华南区-广东医院30强

华南区-广西医院30强

西北区-甘肃医院30强

西北区-陕西医院30强

西南区-四川医院30强

西南区-云南医院30强

北京市医院30强

天津市医院30强

上海市医院30强

重庆医院30强

榜单显示:

东北区各省的优质医疗资源均聚集在该省的省会城市,吉林医院30强城市分布最均衡。

华北地区以北京医疗最为丰富,对周边地区形成虹吸现象。

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虽然居全国第二,但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并不均衡的结论,其中,湖南是华中区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最为均衡的省份,而河南则是分布最不均衡的省份。

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位于全国七大地区的首位,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更可说是其他地区的模范。华东地区综合竞争力较强,顶级医疗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医院医疗资源分布较均衡,医院则分布较不均衡。

医院综合竞争力在七大区中位居第三,尤以医院医院多、竞争力指数高,但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合理,大部分医疗资源集中配置在广东省。省域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均衡度方面,广东省最不均衡,其优质医疗资源集中配置在广州市;省域内医院与医院分布均衡度方面,广东优于广西、海南。

西北、西南可排省域30强的4个医院30强大都集中在省会城市,其中甘肃省域30强分布均衡指数最高,陕西省次之,接着是四川省,云南省最低。前十强也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其中陕西省前十强分布均衡指数最高、四川次之、接着是云南、甘肃最底。

全国各省大学排名(全)

(一)中国华北地区各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共5个省级行政区。

1、北京市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2、天津市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3、河北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4、山西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5、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二)中国东北地区各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共3个省级行政区。

1、辽宁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2、吉林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3、黑龙江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三)中国华东地区各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共7个省级行政区。

1、上海市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2、江苏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3、浙江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4、安徽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5、福建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6、江西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7、山东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四)中国中南地区各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中南地区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共6个省级行政区。

1、河南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2、湖北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3、湖南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4、广东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5、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6、海南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五)中国西南地区各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共5个省级行政区。

1、重庆市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2、四川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3、贵州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4、云南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5、西藏自治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六)中国西北地区各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5个省级行政区。

1、陕西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2、甘肃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3、青海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4、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全国各省年GDP排行

全国各省年GDP排行

中国各省人口排名

1.广东.03万人

2.山东.31万人

3.河南.36万人

4.四川.82万人

5.江苏.99万人

6.河北.42万人

7.湖南.37万人

8.安徽.1万人

9.湖北.77万人

10.浙江省万人

11.广西.66万人

12.云南.6万人

13.江西.74万人

14.辽宁.63万人

15.黑龙江.22万人

16.陕西.74万人

17.山西.21万人

18.福建万人

19.贵州.65万人

20.重庆万人

21.吉林.22万人

22.甘肃省.53万人

23.内蒙古.63万人

24.台湾.2万人

25.上海.万人

26.新疆.33万人

27.北京.2万人

28.天津.82万人

29.海南.15万人

30.香港特别行政区.76万人

31.宁夏.14万人

32.青海.67万人

33.西藏.21万人

34.澳门55.23万人

全国各省高考改革方案一览“全国各省高考改革方案汇总”↓↓以下省份全部使用全国卷:

  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以下省份部分使用全国卷:

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

  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以下省份自主命题

江苏、北京、天津

政策解读:

◆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各大院校将会设置自己的专业线,好高校,好专业的竞争更加明确、激烈。

◆文理不分科会导致试卷难度上升,要求学生学科都要均衡发展,对偏科的学生不利,善于理科的同学则扩大了竞争优势。

◆名校对于英语成绩都有要求,尤其在自主招生领域。改革前如果英语成绩不够好,还可以通过优势学科拉分;改革后,英语成绩不够好,甚至可能失去进入名校的资格!

准确定位英语:

高考改革后,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三年六考。考生可多次参加,取最高成绩,这就意味着考生如果能在自己英语水平最好的时候把握时机,尽早考出最好的成绩,那么就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拿更多的时间来夯实其他科目的学习,不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

平行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即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全国各省区市名字的由来

全国各省区市名字的由来,你都说得出吗?北京为什么叫北京?香港为什么叫香港?辽宁、重庆有何寓意?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名字的由来又是什么?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和小编一起“涨姿势”吧!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年设为直辖市。取“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年设为直辖市。取“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5、广东省(粤)

宋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由此出现广东一名。元设广东道。明设广东省。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

6、黑龙江省(黑)

年为抵御沙俄东侵,清政府在黑龙江沿岸修筑黑龙江城(黑河旧城),设置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流域。年改为黑龙江省。取“黑”字作为简称。一说简称源于河流黑龙江。

7、吉林省(吉)

吉林一名源于“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松花江的城市”。年建城。年置吉林将军。年将其辖区改称吉林省。取“吉”字作为简称。

8、辽宁省(辽)

北宋契丹族建立辽国。辽金设置辽阳府。元设辽阳行省。明设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年,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改称辽宁,取“辽”字作为简称。一说因境内有辽河,故简称“辽”。

9、河北省(冀)

战国时,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称为河北。汉设河北县。唐设河北道。辖区与今有出入。年设河北省。辖区相当于我国最早的地理着作《禹贡》中的冀州,故简称“冀”。

10、山西省(晋)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为山西。元时,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明处设山西省。辖区为春秋时晋国地,故简称“晋”。

11、青海省(青)

因境内有青海湖,故得名青海省。据《水经注》记载,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这里就称青海了,也有写作西海的。唐以后多以青海为正名。年设青海省。取“青”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青海湖故简称“青”。

12、山东省(鲁)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金时,在开封以东地区设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山东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清初设山东省。辖区为春秋时鲁国地,故简称“鲁”。

13、河南省(豫)

古称黄河以南地区为河南。汉设豫州部。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路。元置河南江北行省。明初设河南省。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豫州,故简称“豫”。

14、江苏省(苏)

清康熙6年(年)设江苏省,取两江总督驻所江宁(今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今苏州市)两府首字组成江苏省。取全称中的“苏”字作为简称。

15、安徽省(皖)

年,取当时的政治中心安庆(今安庆市)和经济都会徽州(今歙县)二府首字组成安徽省。安庆府是春秋时皖国故地,别称为皖,故安徽简称“皖”。一说认为因境内最早的名山天桂山古称皖公山,故简称“皖”。

16、浙江省(浙)

浙江即江流盘回曲折之意。战国时浙江指今天的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明初设浙江省。取“浙”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古称浙江,故简称“浙”。

17、福建省(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闽中郡。唐开元年间设福建节度使,管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是前两州的名字组成的。明设福建省至今。辖区古为闽越族聚居地,故简称“闽”。一说因境内有闽江,故简称“闽”。

18、江西省(赣)

唐代设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江西由此得名。宋设江南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后皆设江西省。因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

19、湖南省(湘)

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设湖南节度使,始出现湖南一名。宋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元明两代设湖南道。清代设置湖南省。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

20、湖北省(鄂)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一名产生。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省。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

21、台湾省(台)

台湾一名源于西拉雅族的台窝湾支族。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一名。清光绪11年(年)设台湾省。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

22、海南省(琼)

因其位于南中国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称海南岛,故名海南省。年建省。因秦以后称这一带为琼台、琼州或琼崖,故简称“琼”。

23、甘肃省(甘或陇)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西夏王朝设置的十二监军之一,治所在甘州(今张掖县),辖甘州、肃州(今酒泉)二州,取二州首字组成甘肃。取全称中的“甘”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西夏时行政中心在甘州,故简称“甘”。

24、陕西省(陕或秦)

陕西源于周代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设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设陕西省。全称中的“陕”字作为简称。

25、四川省(川或蜀)

辖区秦时设蜀郡。汉设益州部,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峡二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产生。取“川”字作为简称。

26、内蒙古自治区(蒙)

蒙古原为部落名,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取“蒙”字作为简称。

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清光绪10年(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取“新”字作为简称。

28、西藏自治区(藏)

元时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清代称西藏东部为“康”(喀木),中部为“卫”,西部日喀则一带为“藏”(包括阿里),因其在中国西部,故称西藏。年设立西藏自治区。取“藏”字作为简称。另一说认为简称源于故称“乌思藏”。

29、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公元5世纪初,匈奴贵族将建立的割据政权定国号为“夏”。宋代,李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今银川),立国号“夏”。13世纪,元灭西夏,取“平定西夏永远安宁”之意,始有宁夏之名。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取“宁”字作为简称。

30、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宋设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一名产生。年设广西僮族自治区,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因自宋至清,广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广西简称“桂”。

31、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取“港”字作为简称。

32、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名字最早记录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意为海湾如明镜,盛产“蚝”。后又称做“澳”。“门”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一说是本地南台山和北台山相封成门,既是澳,又是门,故曰澳门。年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取“澳”字作为简称。

全国各省撤县建市统计

陕西—20个

西安市蓝田县-撤县建市

西安市高陵县-撤县设区

西安市户县-撤县设区

榆林市横山县-撤县设区

榆林市神木县-撤县建市

榆林市靖边县-撤县建市

榆林市绥德县-撤县建市

榆林市府谷县-撤县建市

咸阳市彬县-撤县建市

渭南市华县-撤县设区

渭南市大荔县-撤县设市

宝鸡市凤翔县-撤县设区

延安市安塞县-撤县设区

延安市甘泉县-撤县设区

延安市子长县-撤县设市

延安市黄陵县-撤县设市

延安市洛川县-撤县设市

汉中市南郑县-撤县设区

汉中市勉县-撤县设市

商洛市洛南县-撤县建市(改名华阳市)

四川—15个

成都市双流县-撤县设区

成都市郫县-撤县设区

巴中市平昌县-撤县设市

南充市西充县-撤县设区

达州市达县---撤县设区

达州市宣汉县-撤县设区

泸州市合江县-撤县建市

宜宾市兴文县-撤县设市

乐山市夹江县-撤县设区

遂宁市射洪县-撤县建市

甘孜州康定县-撤县建市

凉山州会理县-撤县建市

阿坝州九寨沟县-撤县建市

阿坝州马尔康县-撤县建市

眉山市仁寿县-撤县建市

甘肃—12个

兰州市榆中县-撤县设区

平凉市华亭县-撤县设市

金昌市永昌县-撤县设区

天水市甘谷县-撤县设区

天水市秦安县-撤县设区

白银市会宁县-撤县建市

酒泉市瓜州县-撤县建市

陇南市成县---撤县建市

临夏州永靖县-撤县建市

甘南州舟曲县-撤县建市

嘉峪关市撤地级市设县级市,省直管,酒泉市代管

新设立马鬃山县,酒泉市管辖,管辖区为肃北县北部地区马鬃山镇

红石山镇、红旗泉镇

广东—21个

潮州市潮安县-撤县设区

揭阳山揭阳县-撤县设区

惠州市惠东县-撤县设区

汕尾市海丰县-撤县设区

汕头市南澳县-撤县设区

云浮市云安县-撤县设区

阳江市阳东县-撤县设区

阳江市阳西县-撤县设区

湛江市遂溪县-撤县设区

湛江市徐闻县-撤县设市

梅州市梅县---撤县设区

梅州市蕉岭县-撤县设市

梅州市平远县-撤县设市

河源市东源县-撤县设区

河源市连平县-撤县设市

河源市龙川县-撤县设市

茂名市电白县-撤县设市

清远市阳山县-撤县设市

肇庆市四会市-撤县设区

肇庆市高要市-撤县设区

肇庆市封开县-撤县设市

海南省—2个

洋浦经济开发区新设洋浦市

新设莺歌海市

广西——17个

南宁市宾阳县-撤县设市

南宁市横县---撤县设市

柳州市柳江县-撤县设区

柳州市鹿寨县-撤县设区

柳州市柳城县-撤县设区

柳州市融安县-撤县设市

桂林市灵川县-撤县设区

桂林市阳朔县-撤县设区

桂林市全州县-撤县设市

桂林市荔浦县-撤县设市

梧州市苍梧县-撤县设区

百色市平果县-撤县设市

北海市合浦县-撤县设市

玉林市博白县-撤县设市

河池市环江县-撤县设区

来宾市合山市-撤县设区

贺州市钟山县-撤县设区

湖北—10个

荆州市监利县-撤县建市

荆州市江陵县-撤县建市

荆门市京山县-撤县建市

黄冈市黄梅县-撤县建市

黄冈市红安县-撤县建市

黄冈市英山县-撤县建市

黄石市大冶市-撤县设区

孝感市云梦县-撤县设区

宜昌市秭归县-撤县建市

神农架林区设立神农架市(县级市),省直管

上海—1个

崇明县撤县设区

安徽—18个

合肥市肥西县-撤县设区

合肥市肥东县-撤县设区

铜陵市铜陵县-撤县设区

滁州市定远县-撤县设市

滁州市凤阳县-撤县设市

滁州市来安县-撤县设区

滁州市全椒县-撤县设区

宿州市萧县---撤县设市

六安市舒城县-撤县设市

六安市霍山县-撤县设市

芜湖市无为县-撤县设市

芜湖市芜湖县-撤县设区

宣城市绩溪县-撤县设市

淮北市滩溪县-撤县设区

宿州市砀山县-撤县设市

蚌埠市五河县-撤县设市

马鞍山市和县-撤县设区

安庆市潜山县-撤县设市(更名天柱山市)

山东—21个

东营市利津县-撤县设市

东营市广饶县-撤县设市

济宁市微山县-撤县设市

济宁市梁山县-撤县设市

淄博市桓台县-撤县设市

滨州市邹平县-撤县设市

滨州市博兴县-撤县设市

菏泽市单县-撤县设市

菏泽市郓城县-撤县设市

菏泽市鄄城县-撤县设市

菏泽市巨野县-撤县设市

潍坊市临朐县-撤县设市

聊城市东阿县-撤县设市

临沂市临沭县-撤县设市

临沂市沂南县-撤县设市

日照市五莲县-撤县设市

青岛市超大镇建市(撤镇设市):胶州市李哥庄镇、平度市南村镇、莱西市姜山镇、即墨市蓝村镇、黄岛区泊里镇。

江西—16个

南昌市南昌县-撤县设区

南昌市新建县-撤县设区

赣州市赣县---撤县设区

赣州市于都县-撤县设市

赣州市大余县-撤县设市

赣州市石城县-撤县设市

吉安市吉安县-撤县设区

吉安市吉水县-撤县设区

上饶市上饶县-撤县设区

上饶市广丰县-撤县设区

上饶市婺源县-撤县设市

上饶市鄱阳县-撤县设市

抚州市南城县-撤县设市

九江市九江县-撤县设区

九江市星子县-撤县设市

景德镇市浮梁县-撤县设区

江苏—10个

淮安市涟水县-撤县设市

南通市海安县-撤县设市

南通市如东县-撤县设市

徐州市沛县---撤县设市

盐城市建湖县-撤县设市

盐城市射阳县-撤县设市

宿迁市泗洪县-撤县设市

淮安市洪泽县-撤县设市

连云港市东海县-撤县设市

连云港市赣榆县-撤县设区

福建—14个

福州市闽侯县-撤县设区

福州市连江县-撤县设市

泉州市惠安县-撤县设区

三明市沙县---撤县设市

三明市建宁县-撤县设市

漳州市长泰县-撤县设区

漳州市漳浦县-撤县设市

漳州市南靖县-撤县设市

龙岩市永定县-撤县设区

龙岩市上杭县-撤县设区

龙岩市长汀县-撤县设市

龙岩市连城县-撤县设市

宁德市霞浦县-撤县设市

福州市平潭县-撤县设市(福建省直管,地厅级)

浙江—15个

杭州市桐庐县-撤县设市

绍兴市绍兴县-撤县设区

温州市永嘉县-撤县设区

温州市洞头县-撤县设区

宁波市象山县-撤县设市

宁波市宁海县-撤县设市

台州市玉环县-撤县设市

台州市三门县-撤县设市

湖州市长兴县-撤县设市

湖州市德清县-撤县设市

嘉兴市嘉善县-撤县设市

嘉兴市海盐县-撤县设市

丽水市缙云县-撤县设市

丽水市青田县-撤县设市

舟山市嵊泗县-撤县设市

浙江省27个特大镇升县级市

衢州:江山市贺村镇

舟山:普陀区六横镇

丽水:缙云县壶镇镇、温溪镇

湖州:吴兴区织里镇、德清县新市镇

绍兴:诸暨市店口镇、绍兴县钱清镇

金华:东阳市横店镇、义乌市佛堂镇

台州:温岭市泽国镇、玉环县楚门镇、临海市杜桥镇

嘉兴:桐乡市崇福镇、嘉善县姚庄镇、秀洲区王江泾镇

杭州:萧山区瓜沥镇、余杭区塘栖镇、桐庐县分水镇、富阳市新登镇

宁波:象山县石浦镇、慈溪市周巷镇、奉化市溪口镇、余姚市泗门镇

温州:苍南县龙港镇(龙港、鳌江合建一市)、瑞安市塘下镇、乐清市柳市镇

辽宁—14个

沈阳市法库县-撤县设市

鞍山市岫岩县-撤县设市

鞍山市台安县-撤县设市

本溪市本溪县-撤县设市

丹东市宽甸县-撤县设市

锦州市黑山县-撤县设市

阜新市阜新县-撤县设区

辽阳市辽阳县-撤县设区

盘锦市盘山县-撤县设区

盘锦市大洼县-撤县设区

铁岭市铁岭县-撤县设区

朝阳市朝阳县-撤县设区

朝阳市建平县-撤县设市

抚顺市抚顺县-撤县设市(县城设在石文镇)

河南—29个

开封市兰考县-撤县设市

开封市开封县-撤县设区

新乡市长垣县-撤县设市

新乡市新乡县-撤县设区

信阳市固始县-撤县设市

信阳市潢川县-撤县设市

信阳市商城县-撤县设市

周口市鹿邑县-撤县设市

周口市沈丘县-撤县设市

周口市西华县-撤县设市

周口市商水县-撤县设区

安阳市安阳县-撤县设区

安阳市滑县---撤县设市

南阳市西峡县-撤县设市

鹤壁市淇县---撤县设区

鹤壁市浚县---撤县设区

濮阳市濮阳县-撤县设区

濮阳市清丰县-撤县设区

洛阳市孟津县-撤县设区

许昌市许昌县-撤县设区

驻马店市新蔡县-撤县设市

驻马店市上蔡县-撤县设市

平顶山市宝丰县-撤县设市

三门峡市陕县---撤县设区

南阳市淅川县-撤县设市(更名丹阳湖市)

河南省超大镇建市(撤镇改市4个)

周口市四通镇、南阳市穰东镇、信阳市明港镇、安阳市水冶镇。

湖南-21个

长沙市长沙县-撤县设区

长沙市宁乡县-撤县建市

常德市石门县-撤县建市

常德市桃源县-撤县建市

株洲市株洲县-撤县设区

湘潭市湘潭县-撤县设区

岳阳市岳阳县-撤县设区

岳阳市湘阴县-撤县建市

衡阳市衡阳县-撤县设区

怀化市沅陵县-撤县建市

怀化市中方县-撤县设区

邵阳市邵东县-撤县建市

邵阳市隆回县-撤县建市

邵阳市邵阳县-撤县设区

郴州市宜章县-撤县建市

娄底市新化县-撤县建市

娄底市双峰县-撤县建市

永州市宁远县-撤县建市

湘西州凤凰县-撤县建市

怀化市洪江管理区设立国家正式行政区—怀化市洪江区

怀化市安江镇设立怀化市安江区

来源:网络,甘肃紫御兰亭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整理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ly/13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