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核心竞争力。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三五”期间,朝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总书记9.28重要讲话提出的补齐“四个短板”、落实“六项重点任务”,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审时度势,统筹谋划,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朝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战略谋划营商环境,顶层设计规划蓝图。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全市招商引资、要素集聚和企业的生存发展。区域发展的竞争,本质是营商环境的竞争;高质量发展的比拼,本质是营商环境的比拼。只有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形成投资发展环境洼地,才能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蹇彪多次强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朝阳深化开放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抓实“六稳”“六保”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全市上下必须从骨子里深刻认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上来,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抓紧抓实各项工作举措,全力打造发展环境最优市,为朝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保障。“今年1-7月份,全市市场主体达到25.6万户,同比增长11.3%,增速全省第2;建设项目个,其中万元以上项目个,均为全省第2;GDP总量首次跃升全省第7,增速全省第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5%,全省第1。”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充分证明了全市营商环境的日趋向好。5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市委书记蹇彪亲自安排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特别是市委加强顶层设计,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形成了全市上下重视营商环境、狠抓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尤其是今年以来,面对疫情不利影响,全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打出了一套市县联动服务企业、减税降费、审批模式等一系列组合拳,为保市场主体、稳投资、稳预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营商环境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为了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现在,无论到哪个部门办事,都能从细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积极为群众提供人性化、便捷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服务,群众的获得感确实明显提高了”。为全面抓实营商环境,全市牢固树立鲜明正确用人导向,以项目论英雄、以业绩论英雄,坚决做到“五个一批”,坚决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

狠抓营商环境,主动服务市场主体

法治良好是更高层次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狠抓法治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强力推进,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平等的营商环境。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全市上下坚持法治思维,守住政策底线,带头讲诚信兑承诺,让承诺践诺成为新常态。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服务企业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中心和重心,全市上下聚焦问题、精准施策,努力营造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氛围,切实形成对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让守信者一路绿灯、越来越便利,也让企业家看到自身合法权益能够在朝阳得到保护,进一步增强投资朝阳、扎根朝阳的信心和决心。---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5年来,全市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将各项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一是狠抓简政放权,做到应放尽放。简政放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必须坚决彻底落实落细。下放审批权限,既让下放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又不允许出现“真空地带”。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按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次数的“四减”要求,执行网上办件、综合受理、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坚决做到减到位、放到位。二是实施“一网通办”,“一套人马管审批”,提升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一网通办”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全市全面开展政务大数据归集共享行动、政务服务网办率提升行动、平台系统对接行动,对部门自建的信息系统,能整合的必须整合,能共享的必须共享,坚决打破信息壁垒,加速形成体内循环。在实施“一套人马管审批”中,坚决做到事项应进必进、人员应进必进、权限应进必进,坚决不搞“前店后厂”,切实让老百姓少跑路、真受益。三是强化公共服务水平整改提升,全力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在百日攻坚行动中,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省市两级《整改方案》要求,对标对表、整改提升,以实实在在工作成效提高市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实践证明,大幅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成本,大幅度降低政府非税收入,大力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利于打造成本洼地、投资高地。同时,通过提升企业违法违规成本,让违法企业寸步难行,让守法经营感到公平、获得尊重、受到保护。四是加快项目审批改革,全力破解难点、堵点和痛点。项目审批改革是行政审批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在百日攻坚行动中,全市聚焦问题、创新办法,加快解决、力争突破。营商部门搭建工程质量审批改革平台,确保能用、管用、好用。自然资源部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完善项目前期策划平台,确保推送数据平台按时对接运行。住建部门加强对水电气暖等报装事项调度,确保相关工作按时上线。发改部门及各相关单位,加快信用体系平台建设和应用,营造公平、透明、平等的营商环境。---优化涉企服务,实现利企惠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强力推进,特别是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惠民利企政策措施,让全市营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常态化推进专班服务企业“三个专项行动”。年初组建的7个市县联动服务企业稳增长专班,深入走访企业和项目个,收集问题个,解决问题个。当前,坚持常态化推进专班服务企业工作,每月一次深入县区、深入园区、深入企业行动,一对一、点对点解决资金、土地、审批、规划、环评等问题,助力企业渡过难关。认真开展“回头看”,紧盯问题台账不放,解决一项销号一项,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二是严格落实项目管家制度,发挥书记市长强企直通车作用。为切实推动7个省级开发区及全市重点产业园、重点项目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强做优做实实体经济,尽快壮大朝阳经济总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亲自担任“项目管家”,并建立书记、市长“直通车”制度,针对企业发展乃至开发区建设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头协调、带头推动解决,使企业发展和开发区建设遇到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及时有效得到疏通,加速了开发区和项目建设步伐,也让企业家看到了朝阳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三是凝聚合力为开发区发展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亮点。为解决开发区存在的规划机制不到位、开放机制不到位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为开发区发展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的工作部署。市直各部门立足自身职责,把精力向开发区聚焦,把力量向开发区倾斜,全力为开发区提供全程式专业服务,以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推进开发区“热”起来、“火”起来。特别在开发区推行模拟审批等新模式新举措,不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力解决“软环境硬、硬环境软”问题,切实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全力保障企业安心发展环境。

提升营商环境,让朝阳更具吸引力

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近期,全市召开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动员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工作部署,全市上下以百日攻坚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全力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强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重点在涉企服务、简政放权、“一网通办”、“一套人马管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公共服务水平整改提升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朝阳营商环境发展实践证明,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是朝阳主攻京津冀抓招商抓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没有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就没有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的优异成绩。全市上下必须坚定不移狠抓营商环境,慎终如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特别在优化法治环境方面,创新完善政法系统服务企业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坚决把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落到实处,让企业在朝阳放心投资、安心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奋进正当其时。“十四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朝阳振兴发展的突破口和龙头,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树牢“营商环境就是我自己”的意识,以自我革命精神、斗争精神不断深化改革,用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优化营商环境,用高质量发展项目检验营商环境,坚持不懈优化政务环境,持之以恒优化法治环境,努力建设低成本的投资洼地,全面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让美好朝阳更具吸引力。

来源:朝报融媒

记者:刘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dl/76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