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国学经典 弘扬优秀文化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沈北分校位于沈北新区蒲新路3号,占地面积38亩,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条件优越的现代化三星级数字校园。由沈北和沈河通过跨区域合作办学实现“三赢”,即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教师实现价值升华,沈北新区百姓受益。学校于年9月1日正式开学至今建校三年。朝阳一校沈北分校,在传承百年老校朝阳一校“活力”教育的基础上创新,结合沈北新区“以大爱情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理念,基于学校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提出“用爱打造活力教育,为学生的完美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朝阳学子成长教育计划》为载体,设立六大篇章——习惯篇、国学篇、读书篇、健康篇、艺术篇和科技篇。其中“国学篇”的设立旨在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留给炎黄子孙的一份珍贵财富。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校文化底蕴、加强班级道德教育、涵养学生道德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朝阳一校沈北分校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坚持贯彻“启蒙纯真天性,培育圣贤种子,力行国学经典,弘扬中华文化”的教育理念,以践行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以国学经典教育为实施路径,努力实践“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坚信在传承百年老校文化底蕴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形成自已的品牌特色,传承朝阳之活力,深耕沈北之沃土。 一、环境浸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突出融现代化意识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于一体,在淡装浓抹总相宜中,建立学校环境文化人文美的内核。 以打造“书香校园”为核心,结合德育特色,教学楼与综合楼的建设处处彰显着文化底蕴。 二、人文沁润----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学校沿着“环境育德,潜移默化;课程启智,健全人格;国防健体,全面发展;活动激情,张扬个性”的发展轨迹,成立了国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主抓,领导小组成员做到各司其职,互相协作。 1.构建国学实施体系,为了有效实施国学教育,明确了“确立三层目标、遵循四个原则、抓住三条渠道”的国学教育实施体系,即: 三层目标:丰富知识底蕴,规范学生行为,弘扬民族精神。 四个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发展创新原则,注重体验原则。 三条渠道:一是每周二周四的国学晨读。二是每周一节国学校本课。三是开展国学、书法、围棋、古筝等传统文化社团。 2.找准国学与德育的结合点 德育工作中,以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确立了“一个核心、两个坚持、三个寓于、三个阶段、六个教育发展层级”的培养目标,拟定了一、二、三、三六级发展细则。 “一个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目的意义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两个坚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 “三个寓于”:寓国学教育于学校教育之中,于家庭教育之中,于社会实践之中; “三个阶段”:低年级--抓启蒙、重感知,中年级--抓诱导、重情感,高年级--抓养成、重习惯; “六个教育层级目标”:我与自身、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我与自然; 三、学科渗透-----独放不是春,百花春满园。 1.国学教育进课堂,开创爱国新阵地 朝阳一校沈北分校将国学经典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融入到课堂教学里,让国学经典的魅力熏陶影响学生,推进的方式是开发国学校本课程,从一到六年级全校铺开,每周一课时。国学校本课程的研发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扎根,让国学经典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文化知识教育之中,开创新时代爱国阵地,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各科教学均渗透,营造育人新环境 学校还积极开展寓国学教育于各科教学中的研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色,每个教研组都要定期对教材中的涉及国学内容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形成学科渗透国学教育的意识。美术课堂中,学生学习剪纸、脸谱、书法等传统艺术;综合实践课,收集中国的传统节日;体育课,学习传统太极拳;音乐课堂,中国传统乐器——古筝进课堂。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儒雅气质的形成。 3.经典阅读活动多,记录成长新历程 为了整体把握每一个孩子的阅读水平,我校分年段精心设计了《读书护照》,记录孩子在阅读道路上的成长过程。它不是学生的又一个作业和任务,而是促进阅读,激发乐趣的一种辅助。学生每熟诵一首古诗,每背会一篇国学,每读完一本读物,都会找到负责的小组长进行考查,班主任老师再对各小组组长进行随机抽查。合格后,就在自己的阅读成长册上,记录下阅读信息。寥寥几笔的简单填写是学生自由申报、自由表达、自我见证、自心体验阅读的成长历程更是难得的一份收获、幸福和喜悦!学生每读一本书完成一张读书卡,在前面读书目录里班主任给盖一个认证章。学期末根据学生阅读量评选出读书小博士、小硕士和小学士。 四、实践体验——纸上终觉浅,绝知要躬行。 1.开发校本国学教材,内化养成教育 在教材的选用上,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具体学情,设立国学教研组进行选编教材,在梳理教材的过程中,不仅加入了优秀的国学经典读物及作品,还设立了韵文及作品的注释、赏析、拓展、练习等多个板块,在适应学生需要的同时,兼顾朗朗上口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基本原则。学校国学小组潜心研发,精心梳理,历时近两年的时间,我校国学校本教材于年9月正式启用,其中涵盖蒙学读物、儒家经典、唐诗宋词、历代美文等。分别为一年级:《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千字文》、《笠翁对韵》;三年级:《论语》选读;四年级:唐诗宋词精读;五六年级:历代优美古诗文。每一名沈北学子毕业时能够背诵蒙学韵文余字,儒学经典余字,课外唐诗、宋词、历代优美文言文二百余篇,累计约近2万字的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为我校国学校本课程与国学晨读使用,让朝阳学子能够浸润到国学经典中。让孩子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 2.开展丰富校内活动,实践培养兴趣 1、每学年学校为沈北朝阳一的活力学子搭建学习和交流国学知识的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国学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国学,学习经典的热情与积极性。例如:“朝阳一校沈北分校国学知识竞赛”活动,激起了学生对于国学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竞赛中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未来,学校会继续搭建平台,帮助朝阳学子发掘国学历久弥新的价值,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2、学校的国学活动还融入学校其他德育活动中,依托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民族文化24节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借助“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感恩教育;以学生成长课程为抓手,举行了一年级入学典礼、学校开学典礼、新生入队仪式等。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了由教育局主办的创城、宪法知识竞赛、语文朗读比赛、讲中国故事比赛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现“活力教育”的办学理念。 3.联动家校合作教育,倡导全员参与 学校借读书节、读书知识竞赛开展“国学经典”亲子同读活动。邀请家长与孩子一同阅读一本国学启蒙经典读物,指导孩子关心朗读、背诵国学经典篇章,撰写读书心得。为深入落实国学经典文化的开展与落实,我校每个班级均设立国学践行点,让孩子撰写孝悌日记,家长回复评价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孝悌日记的撰写,不仅让孩子们从中受益,更让家长为之动容,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让践行国学经典成为亲子生活的习惯,涵养文化因子,提升人文素养。 丰富的经典诵读,让孩子们在充满书香的校园里汲取着最丰富的滋养。多彩的主题活动,打开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新奇的文化探索,打造了学生们的实践乐园;各类比赛,搭起了学生们的智慧舞台;社团艺术节,放飞了一颗颗童心和梦想;林林总总,数字的累积印证着孩子们的成长!在学校稳扎稳打地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仅建校两年,先后被评为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试点校、辽宁省家门口特色示范校、辽宁省诗与远方青少年诗词大赛“诗词校园”称号、人生十六七少年新闻学校、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理事单位、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区“文明校园”称号;区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荣获集体诵读优胜奖;学校广受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