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和精细化治理能力,推动责任规划师深入责任街区开展各项规划建设工作,10月17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副巡视员陶志红带队到朝阳区调研责任规划师工作,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勘察设计管理处、朝阳分局、朝阳区小关街道办事处参与调研。 陶志红委员一行参观考察了劲松街道“劲松示范区”和小关街道惠新西街33号院的街区更新改造成果,并就责任规划师工作进展及重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01 多方合作共建“劲松示范区” 劲松小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隶属朝阳区劲松街道管辖,是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第一批成建制楼房住宅区,目前楼龄已40余年。 作为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改造前的劲松社区面临着楼龄老、楼房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健全、便民设施不足、小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老化问题。 劲松小区改造前后对比 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仅靠政府单方力量,以传统的老旧小区治理方式已很难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试点工作前期,责任规划师为劲松街道街区整理了更新规划整体方案,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通过问卷调研掌握居民的真实需求,并运用科学的街区划分定位、结合新技术建成街区信息库,用现代化的科技和思维为街区规划改造开路。接下来,劲松街道与社会机构达成合作,在整体方案基础上对劲松小区开展综合改造和提升实践,探索能够实现社区长效良性发展的创新模式,改造后的劲松小区展现出了崭新的现代化街区面貌。 陶志红委员带队调研“劲松示范区” 02 “居民”才是主要决策力量 惠新西街33号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5区,面积约2公顷,小区居民共计户,人口构成多为央企的在职或离退休员工,属于典型的“单位制”社区。这里老龄人口居多,几乎占到社区总人口的40%。 居民是惠新西街33号院更新改造的主要决策力量,也是空间使用和维护的中坚力量,在居民、政府、社区组织、规划设计师、物业公司的多方合作下,惠新西街33号院通过“政府发起+居民主导+多方协作+专业管理”的小关模式,在渐进式的微更新中实现了“百姓的生活,百姓的院”这一社区更新理想,创造了“百姓站在最中央”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新模式。 陶志红委员调研参观惠新西街33号院的地下社区活动中心 03 广泛交流,共探责任规划师发展 现场座谈会上,相关单位领导、责任规划师充分交流,并就工作进展情况、现阶段存在困难问题进行了研讨。 陶志红委员与小关街道办事处、朝阳区责任规划师代表座谈交流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朝阳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晋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朝阳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晋表示: 目前,朝阳区的责任规划师工作开展顺利。49个责任街区均已与责任规划师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对接机制;46个责任街区已与责任规划师签订了工作合同;46个责任街区已上报责任规划师工作百日总结;48个街区责任规划师正在指导规划实施与街区更新各类项目;42个责任街区已配合开展或拟开展《朝阳区街道精细化设计与整治指南》课题调研;32个街区责任规划师组织开展“规划大讲堂”等座谈活动和宣传活动。 此外,开展责任规划师集中培训2次;主题交流活动6次;组织9门培训课程,培训交流累计约人次。朝阳分局特别哪里能根治白癜风白癜风专家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