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www.ykhongye.com/m/

01写在前面

诗与酒,在中国文化中仿佛是密不可分的。千古文人,在诗酒流连中,千姿百态,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王维说:新丰美酒斗十斤,咸阳游侠多少年。

王翰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自称是酒中仙的李白更是写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杜甫不得不形容李白是: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么大文豪苏轼呢?他喜欢自酿美酒,酒量却不大,每每喝醉,便能成就一篇千古名作,比如那句直言不讳的“诗酒趁年华”。

这首写在黄州的寄情于山水的词,也是苏轼在黄州时期写的。同样是写在酒醉之后,诗仙李白将笔下的诗文写得潇洒飘逸,而苏轼却怀着满满的柔情与喜爱,将眼前的景写得优美静谧,令人心生向往。

02词与译文

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译文: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马儿此时尚气宇昂扬,我却不胜酒力,在河边下马,等不及解下马鞍,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

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

03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

公元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场变故,可以说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这飞来横灾彻底地粉碎了苏轼试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后功成身退的幻想。至此,苏轼看清了现实,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没有被这场变故压倒,住在黄州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

他有时布衣芒履,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为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沉重的政治打击使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创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风格都有明显的变化。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此词是其中之一。

04赏析

前面的小序写得也很美。在黄州时一个春天的晚上,骑马到了蕲水,路过一家酒家,喝得酩酊大醉。乘着月色到了一座溪桥上。酒劲正好上来了,索性接下马鞍做枕头,一觉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天色已明。群山环绕,溪水潺潺,竟怀疑不是在尘世间,于是在桥驻上写下了这首词。它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篇写得很优美的散文,可与其《记承天寺夜游》媲美。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写了归途中所见之美景。明月当空,照在大地上,可以看见清澈的溪流在辽阔的旷野流过。"照野"二字,将月光洒在辽阔的野地上的,那种宽阔,空灵的意境一下子就出来了。用"弥弥"形容"浅浪",又把春水涨满、溪流潺潺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更美的是,广阔的天空还有隐隐约约可见的云层。野外是广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间仙境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此两句暗写月光。

"障泥未解玉骢骄",意思是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

"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可以说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月色下,这一片青翠的芳草映入醉眼朦胧中,非常的美,也一定是非常柔软的,索性就在此美美的睡上一觉吧。

下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了一幅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溪"作一个量词,巧妙又无痕地把风,月与溪融为一体,并洗去了风尘世俗之感。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这一溪可爱的月色,犹如琼瑶美玉一般,千万不能让马蹄踏碎了。风,月,一起溪融入到溪水中,有一种洗去了风尘世俗之感。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

"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黎明时风才醒来。

"杜宇一声春晓":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伴随着朝阳升起,有杜鹃的鸣叫声,也有芳草清新的味道,何其的惬意。这个结尾如空谷传声,余音不绝。妙在又将展现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却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用丰富的联想去感受它。

这是一首清幽的写景的词,苏轼在此并没有写出任何议论的观点,只是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出发,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月下溪水图,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借着酒性,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达到了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也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05结语

黄州是苏轼在政治生涯上最艰难的一个时期,但是在文学上,他却渐入佳境达到了高峰。在黄州时,他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比如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等作品。

在这里,苏轼有过彷徨,有过迷茫,或许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顿悟与释然。他用他独有的治愈方式,治愈了自己,也激励了后世近千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dl/123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