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知和防控要求,结合电影放映单位空间封闭、人员聚集和流动量大的特点,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本辖区各电影放映单位。

坚持属地管理,落实四方责任

(一)落实防控四方责任(政府属地责任、部门行业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和公众个体责任),做到精细化防控。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落实本场所防控应急预案,把防控责任细化到具体个人。

(二)电影放映单位复工前,要严格按照属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在地方电影主管部门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准备恢复开放的影院,要向属地街乡报告复工意向,由街乡组织开展复工前的联合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开放。

(三)场所经营者和管理者要掌握员工的人员台账,按照社区防控要求落实返京等特定人员具体管理措施,电影放映单位所在楼宇应设置发热留观区。按照市区政府要求,做好各类人员排查工作,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做好员工健康监测,规范岗位防护

(四)做好员工健康管理。要按照属地要求做好员工健康管理,掌握员工出行轨迹等情况,对中高风险地区返岗的人员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利用“北京健康宝”等手段,实行“绿码”上岗制。单位员工施行“逢症必休”制度,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要求其不得带病上班,并根据症状情况及时就医。

(五)强化疫情防控培训。员工应当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应对员工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防控和处置知识与能力。

(六)严格岗位工作规范。上岗期间工作人员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检票人员和分发3D眼镜人员需佩戴手套。减少人员聚集,加强对员工用餐和工作会议的科学管理。

加强场所防控管理,做好预防性消毒

(七)配备防护用品。电影放映单位要配备口罩、手套等防护物资,并在洗手间配备洗手液及消毒用品,为员工和观众提供必要的防护保障。

(八)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首选开窗形式的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九)以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对接触较多的重点区域要进行预防性消毒,做好登记并张贴消毒告知。

大堂、影厅、走廊、疏散通道等公共区域应进行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每日最后一场结束后,可用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明确张贴标识。每日各场次间,对公共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可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每场结束后至新场开始前加大通风强度,至少加强通风30分钟以上。

售取票机、商品售货区、自动贩卖机、公共区域座椅、入口闸机、箱式电梯按钮或扶梯把手等重点区域,每日不少于5次擦拭消毒。影厅座椅扶手、3D眼镜等观众直接接触物品,每场消毒一次。可用~mg/L的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卫生间的消毒应以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0mg/L-mg/L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mg/L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份水)小心移除。地面用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可能污染的表面。处理污染物应戴手套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做好垃圾分类处理,防疫用品类垃圾应定点投放,日产日清。

注意事项: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配制消毒剂时为防止溅到眼睛,建议佩戴防护镜。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达到消毒时间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含氯消毒剂对织物具有漂白作用,对织物消毒时要慎重。用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使用前认真阅读消毒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作用浓度、作用时间正确使用。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

(十)加强健康宣教。电影放映单位应通过设置提示牌、摆放宣传品、使用电子显示屏、播放映前公益广告片等多种方式,加强疫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使员工和观众充分了解掌握防治知识、支持配合防控工作。

加强观众进出管理,做好健康防护

(十一)做好入场检测。电影放映单位应配备测量体温设施设备,并安排专人值守,入场排队应保持1米间距。观众入场时应扫描“北京健康宝”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aoyangzx.com/cysdl/111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