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医院电话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2/8582903.html 前几天,竹妈和一些家长在国际学校转学互助群聊起转学话题时,家长们戏谑地说,国际化学校之间的转学像围城,也像一条地铁环线,你的起点可能是别人的终点,你的终点也可能是别人的起点。 上周末,竹妈组织了一场国际化学校家长转学体验交流会,分享的几位家长分别来自顺义、朝阳以及海淀几所知名国际化学校,很多学校甚至一度被认为国际化学校转学的“终点站”。 竹妈国际化学校家长转学体验交流会现场 这几年,突如其来且常态化的疫情,经济条件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让不少家长对国际教育和国际学校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做法。 这几个知名国际化学校的家长,在最近几年纷纷选择在昌平一所非常接地气的民办学校——北京凯博外国语学校“下车”。这所位置和硬件都不算很好的学校,在哪些方面打动了他们呢? 关于这个学校,竹妈的转学互助群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分享和讨论,有的家长对学校的教学理念非常认可,有的家长也提出质疑:孩子到了凯博,真的都会变得有内驱力吗?凯博的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 对比那些知名的国际化学校,凯博的魅力和神奇在哪里,孩子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不妨听听这几位来自不同国际化学校家长的转学体验。 1 注意力不集中的“困难户”主动要求熬夜写作业 分享人:Y妈妈 转出学校:顺义某双轨制学校朝阳某外国语学校 转学年级:7年级、6年级 已转入:第2年 我家老大属于让老师比较头疼的那种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也不爱学习,但是成绩又在班级前几名飘着,老师跟他谈说你认真一点可能会更好,但他就不爱学。 后来离开之前的国际学校,主要是因为学校的一个创始人走了,关于学校的未来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去当“试验品”,所以我离开了。 选凯博的原因特别简单,第一次进凯博校园的时候,我就挺喜欢的,因为我觉得男孩就要放到大自然里面去撒欢儿。我儿子最不满意的就是校舍条件跟之前的学校相比差了一些,他纠结了三四个月,刚开始在学校一周连厕所都不上,各种排斥,就是接受不了,但是现在他已经能非常开心地接受了。 我觉得孩子在凯博最大的变化是经历了一学期的磨练之后,开始自己主动学习了,我基本上已经放手了。 在之前的学校的时候他不爱学习,都靠家长催。那个时候我管他叫“癞蛤蟆”,就老得跟在后面戳他才学,这样导致亲子关系也不是特别好。 到了凯博之后,我发现我原来的那种“戳”是家长或者老师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主体,孩子得跟着我们学。 凯博的教学方式是把学习还给孩子自己,让他自己去学,孩子自我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可能现阶段他的成绩不高,但是他的内驱力、学习能力会在升高中该发力的时候的时候厚积薄发。 初一的时候,儿子在凯博班上成绩很糟糕,历史甚至考过40多分。初二第一学期月考,他主动跟我说“妈妈,我得复习一下历史了”,晚上睡觉前看他还抱着历史书在那看,然后跟我说考了86分。 老二学习不太好,我发现他在凯博做作业有时候虽然费劲,但其实内心是向好的。 凯博有评分制,我儿子有一天晚上说数学作业如果不做就要扣三分,要求自己晚上12点前必须写完,一定不能扣三分,这是他自己主动提的,而不是家长、老师在督促。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影响了他,还有一些奖励他是自己能看到的。 还有一点,我觉得男孩子注意力的改善与大量的运动是分不开的。我记得有一次去家长公开课,一下课孩子们就撒到校园各个地方玩去了。孩子周末放学回来,我经常在他的裤兜里翻到个馒头,他为了打球不吃饭,就塞个馒头在口袋里,饿了就啃两口。 我觉得男孩在运动里面消耗一些体力,释放一些压力,他上课可能就会专注,注意力更集中。 2 被分到差班的孩子开始自己“卷”起了学习 分享人:H妈妈 转出学校:朝阳某英系国际学校 转学年级:6年级 已转入:第4年 我儿子上学换了挺多学校,1-4年级时我们在香港读书,念的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公立学校。后来为了不跟爸爸两地分居,我们从香港回了北京,在朝阳一所英系国际学校读了两年,初中转到了凯博。 转学主要原因是觉得原来学校的老师不太负责任,另外是基于学术考虑,感觉原学校理科太弱。 之前那所国际学校有两次把我儿子成绩和别人弄混了。有一次我儿子数学考了全班第一名,下学期分班的时候却降班了,我就很奇怪,考了第一名为什么不是升班而是降班呢?我给学校写邮件,沟通的过程挺麻烦的,后来校方跟我道歉了,说是老师把孩子的名字搞错了。但也没有给我们升班,还是回到了原来的班级里。 还有一个原因是之前那所学校的理科太差了,我希望孩子在初中阶段能够在理科方面有更深入系统地学习。 我儿子刚去凯博的时候面临很多问题,他以前是学繁体字的,连简体字都不会,回国之后接受的又是数学相对比较弱的英式教育,数学成绩和能力都特别差。 到了凯博,我能感觉到孩子在学校里的状态特别放松,跟老师的关系处理得特别好,甚至是跟宿管大爷关系都很好,还跑去吃大爷的泡面。 我儿子去凯博第一周被分到比较差的班,他就跟我说“妈妈你知道吗?听说一班的孩子晚上熄了灯以后全都带小台灯去拼命狂卷学习,你给我也买个小台灯吧。”我以前怎么逼他学都不学,现在还自己知道学了,的确是个很大的进步。 我觉得儿子的进步,是凯博学校整体的学习的环境影响了他,并不是因为我们家长做了什么,好的环境会让他想往上、想更好、想变优秀。 凯博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费曼学习法,我们分到差班后,学到他会的东西,老师就要求他去给别的同学讲。当他能给别人讲的时候,第一他有自信了,第二他自己对这个知识学得就更牢固了。为了让自己越来越自信,他就越来越愿意自己去主动地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是促成我儿子形成学习内驱力很关键的一个因素。 3 没有电子产品干扰孩子的话题从游戏变成了学习 分享人:X妈妈 转学年级:8年级 转出学校:顺义某国际化学校 我家儿子去年8年级从顺义某国际化学校转到凯博。 去之前我们告诉他学校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他很不愿意。我们就跟他说家里的经济实力不允许他继续念原来的国际学校了,要么在凯博好好念,要么回老家念公立学校,他才勉强同意去了。 刚开始转学的几天,儿子非常不适应,都不爱进教室;后来一天有几堂课能上进去,到最后完全适应。这学期完全开始主动学习,内驱力十足。 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凯博的老师非常理解孩子,总是一点一点肯定他,没有评判。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大于一切。我们也没有着急,一直鼓励他,他的情绪被看见了,没有情绪内耗,就有精力学习了。 我们基础弱,以前也根本没有文理科的概念,在之前那所国际学校的时候,天天就是玩,打游戏,在学校也溜号。在凯博,老师不主张补课,老师、同学都给讲解得特别好,课程进度跟上了,他就有兴趣了。 凯博学习的风气好,没有电子产品分心,大家互助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我儿子以前从来不谈成绩,现在回来聊的就是学习内容,学习成绩……学校常常测验考试,孩子知道哪里学会了、哪里欠缺,可以随时调整,知识点很具体。以前孩子学IB体系,期末知道分数,但不知道哪里不足,哪个知识点不懂。 以前都是电脑交作业,英语、汉语都写得不好,我接受不了。现在改成了手写,孩子的进步反倒很大。学校的英语教学相比国际学校弱一些,笔试类可以,听说的机会比较少,社团活动方面,也没有国际学校的丰富和视野开阔,家长可以在这些方面为孩子进行补充。 孩子平时没有电子产品,只有周末有,明显学习踏实专注了。周末除了写作业,补英语,运动,剩下的时间才看一会儿手机,连游戏都不张罗玩了,完全在家长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总之,目前孩子的状态平稳,积极努力学习。我觉得是凯博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让孩子越来越有自信,找到了自己,自然会努力,毕竟人都有向上的心。就算基础知识差异有限,但内驱力一旦起来,后劲十足。 凯博需要住校,学校的吃住条件一直是家长争议的问题,各家要求不同,孩子感受也不同。我儿子住宿勉强适应了,但觉得伙食太差,不过周末回家补补也能接受;妹妹也在凯博上小学,就觉得学校的饭挺好吃的。 4 曾经的“乖乖孩”学会了在课堂上提出质疑 分享人:L妈妈 转出学校:海淀某国际化学校 转学年级:8年级 已转入:第3年 我家孩子1-4年级在公立小学念的,5年级转到海淀某国际校,待了三年,英语基础打得还不错,在国际学校全英文的环境下也还是挺适应的。 之所以转到凯博,一个是疫情影响下家里的经济原因,另外就是疫情期间看了学校网课的真实情况,教学质量堪忧。我们就想着能不能两条腿走路,在凯博这样的学校既能考中国的大学,如果继续走留学路线也能给家里拉长一些准备时间。 我听过一场刘博士的宣讲会,非常认可他的教育理念,到学校看了一眼,确实硬件上相比之前的国际学校落差很大。于是我给孩子提前打了“预防针”,让他有个心理预期。等他自己来看学校的时候,反倒说“这也不差啊,挺好的”。 凯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们之间不会攀比物质。 在凯博,老师不会主动地去教你应该怎样,为什么是这样,而是始终鼓励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讨论。 我儿子跟我说他们上课的方式可以概括为题、展、质、评四个字。给你个题,大概五六个孩子一组,围桌上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去做这道题,做好了之后每组选一个人去展示这道题,展示的时候要讲为什么这样做,我们这个小组的思路是怎样的,其他小组的孩子要提出质疑。所有孩子展示完之后,老师来进行总结和点评。 我儿子刚来的时候不熟悉这样的上课方式,也提不出质疑。他在公立学校时,是严格管制下的乖乖孩,到了国际学校才开始打开自己,不过想法还是比较传统。 他觉得在学校里学生应该听老师讲课,如果是其他学生上去讲,就可以不听。因为他不听别的学生讲,所以就提不出质疑。只有认真听同学讲,才能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也会通过这个过程发现哪个环节卡到了孩子。慢慢地,他也接受了这个教学模式,变得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到了高一进入青春后,有特别大的变化,父母说得越多,他们就越跟你对着干。但在康福国际高中部,他发现学习氛围跟之前的学校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周围的同学都很努力,他自己也就知道,未来想去一个好的学校,就必须要努力。 特别提示:所有分享仅代表出席家长个人感受和评价,不能代表整个学校全貌,请结合家长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孩子实际情况来听取。 “竹妈国际学校家长交流群”,基于熟人推荐模式建立,从家长角度分享国际学校信息,交流国际教育热点话题:聚焦于国际教育的择校、申请话题。 文章由“竹妈的国际学校家长圈”(ID:deeptrip)
|